死亡有因果关系。
新田派侦查员去找神谷良美,无论如何必须确认她的不在场证明。此外新田也想了解她如今对入江悠斗的想法。
根据侦查员的报告,神谷良美有不在场证明。那天晚上,她先和朋友一起去横滨观看戏剧演出,然后两人又在横滨共进晚餐,最后去了酒吧。分别时已接近夜里十二点,她是打车回家的。手机上的定位信息与上述行程一致,朋友也提供了证词,应该没有说谎。
不过,侦查员的汇报里还是有让新田在意的地方。
神谷良美知道入江悠斗已遭杀害。看了新闻后,她已经预想到警察可能会找上门来。
其实,新田事先已对侦查员做出指示,如果神谷良美认为入江悠斗就是杀死儿子的凶手,那么就当场质问她:你为什么知道入江悠斗的名字?受到保护处分的少年犯的名字是不会公之于众的,被害人一方应该也无从得知。
神谷良美的回答是她已做过调查。
“儿子离开后,我曾想过提起民事诉讼,就调查了一下,因为不知道名字是没法提起诉讼的。”
但是,她最终放弃了诉讼。周围人劝她那样只会浪费时间。
新田没有漏过这一点:神谷良美掌握着害死儿子的凶手的真实身份。如果没有不在场证明,她将是最可疑的人。而且,构成不在场证明的那场演出,神谷良美是邀请者。据朋友说,这是神谷良美第一次邀请她观看戏剧演出,这让她十分惊讶。
还有一点。
入江悠斗的手机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去餐厅吃马肉料理也好,通勤路线也好,都来自他的手机。
根据定位信息,每到周六傍晚,入江悠斗都会做出一系列奇怪的举动。离开公寓后,他会在附近的街道上徘徊大约两个小时,哪家店都不进,只是走来走去,最后回到家中。从时长来看,他不像是在慢跑,但如果是健走,速度又未免太慢。难道是在散步?可是,二十四岁的年轻人会每周六花两个小时散步吗?
入江行走的路线大体上是固定的,但并不总是完全相同。相似的路线也存在细微的差别,有时他甚至会一开始就朝着另一个方向前进。
这个习惯至少从他去年秋天换新手机后就开始了,几乎从不间断。仔细一查,没有出门的周六都是雨天。
这一点与案件是否相关尚不可知,但是新田认为必须解开疑团。因此他以外出吃晚餐为借口离开了搜查本部,特意走访入江常去的餐厅,只不过并没有什么收获。
新田停下脚步。左思右想间,他不知不觉来到了入江的公寓旁。
这是一栋带有室外楼梯的毫不起眼的双层公寓。公寓不临街,必须通过一条路况堪忧的狭窄私道才能抵达。入江的房间位于一层,光照不佳,租金也因此相对便宜。
杀人犯专门来到这样的房间,杀死了住在其中的无名年轻人。
目的何在?
入江悠斗被杀三个星期后,管理官稻垣命令新田携带调查资料前往警视厅总部的会议室。
新田正沿着走廊走向会议室,西服内侧传来了手机振动的感觉。他停下脚步,一边靠近墙壁一边取出手机。打来电话的是负责监视神谷良美的部下。新田顺便看了一眼时间,刚过中午一点。
“我是新田。有行动了?”
“就在刚才,神谷良美离开了公寓,衣着打扮与平时明显不同,手提包也很大,或许是去旅行。”
“跟上去,你们几个一起行动,别跟丢了。”
“是!”
收起手机,新田陷入思考:神谷良美想去哪里呢?得知杀死儿子的男人已经殒命,她是打算外出旅行转换心情吗?
关于入江悠斗的人际关系,新田打算彻底调查清楚。留在手机里的信息已经悉数分析,但至今没有找到任何与案件相关的内容。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