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占不到。
小刘氏倒没注意自己娘和姐姐的神色,她现在挺高兴的,看见娘家来了这么多人,觉得给自己长了面子。
不过想到婆家这头人给了那些重礼,就想看看娘家这边准备了些什么。
便低声问道,“娘,青康满月,你给他准备了些什么啊?”
她倒不是巴着娘家的重礼,而是怕娘家这边的礼太轻,到时娘家人在婆家人面前丢了面子。
小刘氏娘就说:“准备了一套衣服鞋袜,外加五十个鸡蛋,十斤面粉。”顿了顿又道,“你姐拿了一块布来,也准备了一套衣服,还带了二斤红糖。”
小刘氏一听就有些不好了,这礼到婆家这边简直不够看啊。便想着等会将娘家的礼放到隔壁厢房里去算了,别和王氏等人的礼混在一起。要不然一对比,亲戚们看了再笑话。
小刘氏一心为了娘家不丢面子,可偏偏小刘氏姐姐觉得自己这礼随的重,就想攀比攀比。
见小刘氏让她们将礼放在厢房,就道,“二妹,放这屋做什么,今个人多,别再有手脚不干净的,还是提到你们屋里去。”
她想着礼放在妹妹屋里,人家来看孩子的都能看见,你放在厢房谁还能看得见?
说着也不管小刘氏就直不愣登的将东西提到了小刘氏住的屋里。
☆、 这不是伸脸给人打么
且等到了屋里后,也没仔细去看屋内有没有人,就问道,“二妹,你婆家这边婶子伯娘的都准备了些啥?听说杨家亲戚都有钱的很,也不知道都准备了些什么,拿出来也让咱们开开眼。”
小刘氏闻言,很是尴尬,想装作没听见吧,可她姐姐还又问了一遍。
“说呀,怎么不说啊?不会是没什么好东西,拿不出手吧?我听说这人呐越有钱越抠门。”
屋内的杨初夏杨若秋几人就面面相觑了。
洛氏在这些事情上可是个人精,她一向是攀比惯了的。
听见这话就抱着孩子道,“哟这是堂弟妹的娘家人吧?我是她四堂嫂。我们家大嫂子和三嫂子都出去帮忙了。今个青康满月,咱们这些做堂婶的,到底远了些,比不得你们做姥娘舅娘姨娘的。”
说着她看了一眼小刘氏姐姐的篮子,就笑道:“我们也没准备个啥,我家就提了五十个鸡蛋,拿了两双鞋袜来。我大嫂子拿了二斤红糖,外加一块布头。我三嫂家有钱,我是比不上的,她拿了一个银锁来,还有两套衣服鞋袜。至于我家这两个侄女,我这做婶子的,说出来也不怕人笑话,我是一个也比不上的,那都是个有钱主,大侄女送了一百文大钱,还有一套衣裳。这小侄女,人家是官家太太,出手大方,送了个银项圈,还有一匹布,听说那布还是从京城带回来的。”
洛氏巴拉拉的把一些人的礼都说了一遍,顿时小刘氏娘家人脸色就不好看了。
人家都说了,他们算是远房的了,这都是堂的。
杨理正和老杨头本身就不是亲兄弟,这再到杨初夏他们这一辈,就更远了,也就几家关系处的好,才走的这么近。
所以和你们这些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人不能比啊。
所以人家就是拿出来的礼轻,你也不好比什么啊。
可问题就在于,人家的礼真的轻么?
先不说别的,就一个银锁,轻的也有二三两银子吧?再加上一个项圈,份量再轻的项圈,也值个五六两吧?
可你一个亲姥娘准备的那些鸡蛋,衣服,面粉加起来也不超过五百文啊。
小刘氏娘家那些人带来的礼都不知道往哪放好了。
此时小刘氏也有些恼洛氏,觉得太下她娘家人的面子了。可仔细想想,这话还是自己姐姐说出来的,是她先挑了婆家这边,被人给听见了,人家总不能不吭声吧。
小刘氏姐姐此时更郁闷,觉得自己嘴欠了,好端端的攀比什么礼啊,这不是伸脸给人打么。
只是她也没想到杨家这群人,怎么就那么舍得,就她准备的这些礼都已经很重了,没想到这些人更重。
于是一时间气氛就有些僵硬。
杨初夏瞧着小刘氏娘家人都站在那,再看看小刘氏面上挺尴尬的,就想着打个圆场。
“小婶婶,几位婶子伯母可还没见到青康弟弟呢。”
小刘氏就一拍头,“瞧我都高兴的傻了,娘婶子你们赶紧坐,我去把青康抱出来给你们看看。”
☆、 大勇他哪个侄女
“是啊是啊,今天可是小外甥的好日子,我们这些人在这显摆什么。”小刘氏的姐姐到底不甘心,还刺了洛氏一句。
潜意思就是,你不就送的礼厚点,显摆什么啊。
洛氏闻言就扯了扯嘴角转身和杨若秋说话去了。
这时车子里的阳阳却哭了起来。
“啊啊……”
“哟,这是饿了呀。”杨初夏就将他从小车子里抱出来,看着时辰这孩子也该吃了。
再去看小乐乐,发现他也在撇嘴。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