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略有耳闻。”
&esp;&esp;“……”张寿增无语:“怎么什么事你都有耳闻?有你没耳闻的么?”
&esp;&esp;这些也不算秘密,因为相关官印和文书具已下达,板上钉钉,没有疑问。
&esp;&esp;若是他处、他人,事情或许早已公开。
&esp;&esp;可这次,清廷对外只字未提,只有当地的官员知道。
&esp;&esp;赵传薪哈哈一笑:“我未曾耳闻的是,鹤岩兄和知府谁大?鹤岩兄与新任知府关系如何?”
&esp;&esp;张寿增愣了愣:“这……自然知府大。关系吗,便要看新任知府了。”
&esp;&esp;赵传薪笑了笑,没有继续。
&esp;&esp;既然他已经知道了,张寿增就是胪滨府的新任对俄交涉局总办,那就是清廷派来掣肘他的。
&esp;&esp;双方其实是“敌对”关系。
&esp;&esp;但赵传薪发现,这个张寿增本质上并非恶人,非常健谈。
&esp;&esp;就是嘴巴大了点。
&esp;&esp;能说会道的人,总是忍不住说,这也很正常。
&esp;&esp;赵传薪对胪滨府的事避而不谈,反而问了些张寿增在其它处任职时的作为和功绩。
&esp;&esp;边务、内务、外交、财政,此人都颇有见地。
&esp;&esp;就是现在太年轻,手段稚嫩,做事偏理想化。
&esp;&esp;这是坏事也是好事,即张寿增还没有成为官油子,尚且为可造之材。
&esp;&esp;赵传薪旁敲侧击了许多,可张寿增每次问及他的事情,他就打太极,将话题岔开。
&esp;&esp;直到分开,张寿增也没搞明白赵传薪底细。
&esp;&esp;这趟车漫长、枯燥。
&esp;&esp;几乎让赵传薪失去耐心。
&esp;&esp;直走了接近五十个小时。
&esp;&esp;姚冰因为年龄原因,怕是感受最浅。
&esp;&esp;因为赵传薪变着花样给他做玩具,从木头刀剑,到可以活动关节的金属小人,甚至还造了个带有轴承的小车……
&esp;&esp;还有纸笔,任意涂鸦。
&esp;&esp;赵传薪还会给他画些能想起来的动植物,给他讲解这些生物的产地和特点,算是寓教于乐。
&esp;&esp;有时候,连丽贝卡·莱维都在旁边听的津津有味。
&esp;&esp;“这是帝企鹅,它生长在南极,站起来比伱们都高,更比你们重,它们吃虾和螃蟹,也吃鱿鱼和小鱼……”
&esp;&esp;赵传薪小课堂,可不光是姚冰与丽贝卡·莱维听课。
&esp;&esp;旁边还有俩洋人小孩,四个洋人,一堆脑袋聚集,目不转睛的看着听着。
&esp;&esp;姚冰立即问:“师父,俺能打过它们吗?”
&esp;&esp;“这个,它们脾气暴躁,你现在怕是打不过哦。”
&esp;&esp;那个洋人小女孩,用蹩脚的汉语问:“先生,南极在哪?”
&esp;&esp;赵传薪在纸上又画了个圆,草草区分海洋和几块大陆。
&esp;&esp;他分别指着几处说:“你看,我们在这里,而南极在这里,地球围着一个中轴自转,轴的两级,分别叫南极和北极。别的地方离太阳都很近,唯独这两处距离太阳远,所以很冷……”
&esp;&esp;之所以赵传薪的小课堂能吸引这么多人,正是因为,无论旁人问什么,赵传薪都能随手画,随手作答。
&esp;&esp;画的极快,答的随意,信手拈来,仿佛真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文。
&esp;&esp;另一个洋人男孩问:“先生,鱿鱼是什么鱼?”
&esp;&esp;赵传薪新拿一张纸,随手画出鱿鱼:“这就是鱿鱼,一种软体动物,软趴趴的,会喷墨。”
&esp;&esp;姚冰马上问:“师父,鱿鱼好吃吗?”
&esp;&esp;“要用铁板烤,撒上盐、糖、生抽、甜面酱、孜然……”
&esp;&esp;姚冰精英的哈喇子立刻从嘴角出现。
&esp;&esp;丽贝卡·莱维忍不住笑,拿手帕给他擦拭掉。
&esp;&esp;“师父,俺想吃!”
&esp;&esp;那洋人小男孩也说:“俺也想吃……”
&esp;&esp;洋人小女孩:“俺也想吃……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