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给自己乳母。
燕国夫人也确实兢兢业业担了许多年的重任。
有时候她自己也觉得有点荒谬:谁家做乳母的,先干太子妃的活,之后又干了许多年皇后的活?
而且她的情形就跟李勣大将军差不多,因深受信任,想辞也辞不掉。
直到这两年,卢夫人欣慰见到安定公主长成,可为帝后分忧了。
想想自己年近七十,卢夫人便也向二圣正式提出离宫,准备好生安养晚年。
帝后允准,并赐以燕国夫人兴宁坊大宅一座。
正如皇帝留李勣一般,他也不让乳母离开长安,只赐宅令其与家人留居长安。
卢夫人深知陛下不足十岁丧母,二人虽名为主仆,然这些年陛下视她如姨姑长辈一般,自不舍她远离再不能见,也就留在了京城。
而卢夫人在离宫前,自然要将后宫事尽数交代给安定公主。
故而姜沃只听曜初问道:“姨母,我还有两个姐姐吗?”!
曜初领悟
要谈起旧事,难免是一番长谈,姜沃就带着曜初来到窗前榻上,两人隔着一张小案几对坐。
姜沃觉得有些疲倦,就略倚在熏笼上。
曜初见姜沃身后没有靠垫,还格外去拿了一个:“姨母去英国公府,一定累了——我听顺顺说过,英国公处还是老做派,不太用胡桌胡椅。姨母是不是又跪坐了大半日?”
姜沃含笑接过,倚后便问曜初道:“是卢夫人告诉曜初,皇长女与皇次女之事吗?”
曜初点头。
说来,不是姜沃都不肯称萧淑妃的两个女儿一声某某公主,而是……皇帝根本还没有给这两个女儿封公主,亦没有封号,姜沃就先按序齿叫了。
按例,公主生下来,会记为皇x女,之后什么时候封公主,又全看皇帝什么时候下旨了——
比如先帝的几位嫡出公主,就都是年纪很小就册封公主,甚至拿到了实封。
但庶出公主的册封年纪,相差就很大了,有得宠封的早的,也有封的晚的:如先帝第十二女,武德六年出生,直到贞观十五年才封临川郡公主,也就是说直到公主十八岁出嫁前,才终于有了正式封号。
而萧淑妃之前所出两女,莫说没有封公主,这些年也一直没有出现过。
逢年过节皇帝一家子团聚的时候,也从没人提起这两个公主,而年节下的赏赐,曜初这个安定公主所得,皆是按嫡长公主份例(若是祥瑞年份,皇帝还不忘给曜初翻一倍)。
姜沃有时候觉得,皇帝那本就不充足的精神,是真的已经忘掉了还有俩女儿。
她也再次体会到,皇帝对于在乎和不在乎的人,心的冷与热到底差多大。
完全是赤道和北极。
故而别说曜初幼时跟她长在宫外,不知宫里还有两位皇女,只怕连太子,若是没有人格外向他去提,都记不起这件事。
姜沃就问道:“曜初是听闻了此事就直接来了?还未问你母后?”
曜初点头:“我不知过去之事,怕骤然问起让母后为难。就先来问问姨母。”
姜沃温声道:“卢夫人是如何与曜初说的呢?曜初又还想知道什么呢?”
“姨母也知道卢夫人的性情,每一句话都很留心。向来是能说一句就不说两句。若不是此番卢夫人要辞去离宫,估计还不会提起这件事。”
“卢夫人就只与我说:‘两位皇女的生母从前是萧淑妃,永徽五年因罪废为庶人没入掖庭,两位皇女当年一个十岁,一个七岁。随母而居,多年未出。’”
曜初打小跟着姜沃,数算学的很好。
当时很快算出来——十三年过去了,两位皇姐应该分别是二十三岁和十九岁。[1]
于是她当时就追问卢夫人道:“按例公主十五岁,宗正寺就会向父皇递奏疏的。”
这是宗正寺的职责,提醒皇帝,陛下您有女儿到了年纪该出嫁了,别忘了。(这在公主多的朝代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宫里有二三十个皇女的话,皇帝肯定是记不住每个女儿具体年龄)。
说来,曜初知道这事儿,还是因为自己刚经历过——
她听说宗正卿李珍去向父皇母后说起她满十五岁,可以开始选驸马后,就连忙去寻父母,表示自己完全还不想嫁人。
而皇帝接了宗正寺的奏疏,原本还有些伤感,觉得时间过得太快,掌上明珠怎么就从襁褓婴孩,变成了宗正提醒他该选驸马的大姑娘了呢?
但见曜初这一幅对选驸马避之不及的样子,皇帝又开始担心,还私下问过皇后:“媚娘,朕在朝事上信得过姜卿——但,她不会把曜初教成跟她一样不愿成婚吧?那可不成!你得跟她谈谈。”
媚娘:……陛下,真的,要不咱就起来看几本奏疏吧。
甚至心内叹息道:陛下精力不济尤其是目眩视力不佳,不管朝事就算了。但说是管孩子吧,结果这太子也没教好,显儿也没教服,如今又开始瞎担心女儿,还催她去跟姜沃谈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