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们共同选择的路径,可能就是因为在古典主义方面他们已经无路可走,必须寻找新路,但高凡呢?高凡为什么选择回归?
这成为评论家们看到这幅画的第一个疑惑。
紧接着,这幅画的主题,也让不止是评论家,也让普通观众们感觉到了……不适。
画中并没有太过血腥的场面。
但处处都有血腥的痕迹。
比如我们的主角,他坐在一个弹药箱上,浑身都是战争的硝烟与疲惫,他身上的细节极多,包括微低的头颅,自然下垂的双臂,以及他膝头放着的那把枪,还有手中匕首上的血,以及,地上的一只耳朵。
看到主角,观众们几乎可以想像到,在之前那一刻,在画中画面未曾描述的那一刻,主角干了什么事……他应该是杀害了一个对手!或者一个战俘!至少是割下了他的耳朵。
只从一个细节,就延伸到了一场杀戮。
细节的表现力令人吃惊。
而除主角外,其他九名军人各自有他们的‘细节’。
画家以娴熟的线条和色彩,描绘出了这些士兵的样貌与形态,当观众们仔细去端详这些士兵时,会在每个士兵身上体会到他自己的故事与罪恶。
比如那个口袋里装着照片、背倚在战壕墙壁上的年轻士兵,他右手抓着十字架在祈祷,左手则死死按住自己的胸口,看其口型,似乎还能读出他在叫着‘selena’,或者‘serena’这样的名字,那也许是他的妻子,他的战争终于要结束了,好消息是好活着,坏消息是他将被俘虏,他还能见到他的家人么?
而这名士兵的脚下,有一条丝绢,丝绢上,抓着一只手,手是属于谁的?没有被绘制出来,被藏在战壕深处,那只手小巧而精致,却带死亡的凝固和惊恐的挣扎,该是属于某个未曾被画进画面中的女性死者,观众观察这名士兵时,很容易想像到他之前做了什么,那可能是一场性交易。
还有那个正在合起弹药箱的士兵,他显得有点惊慌,而半合的弹药箱旁,有一只红色的小鞋子落在旁边,那只小鞋子上面绣着一朵小小的莲花,鞋子拥有者,应该是个小女孩,小女孩的母亲把自己的祝福绣在孩子脚上,如今却只能零落在战场上。
足够让观者去想像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
整幅画面,充满细节,几乎每个颜色每个线条都有意义。
荷尔拜因的《大使们》以充满了细节与喻意的群像写实画风著称,但只要对比这两幅画,就会发现这一次高凡向观众们展示的细节远远多于荷尔拜因的传世名作。
而这些士兵们或者如主角般放弃抵抗,或者如弹药箱旁那位士兵在掩埋罪证,其原因,就是这幅画之所以被命名为《末日审判》的原因了。
在画面以更加辽阔的空间感,而描绘出的十名战士之外,画面边缘,有着大量的军队正在冲上来,那些军队只露出一片绿色衣服,一角红色旗帜,但却让人感受到那是千军万马,沉浸其中,甚至能够听到刺耳嘹亮的冲锋号。
十名士兵被包围了。
两手血腥的老兵们将被围剿了。
在这里,无限对称画法真正展示了其神奇奥义。
画面中描绘出了战场上的血腥。
画面外则描述出了对这种血腥与残忍的‘惩罚’。
毫无疑问,这些在战场上犯下累累罪行的军人,已被对方包围,等待他们的将是《末日审判》。
观众们可以在这幅画中看到无尽的硝烟与疲惫,特别是从主角身上,他们能够清晰感受到膝上的枪中只有一枚子弹。
这枚子弹将是留给主角本人的,枪的冰冷与子弹的灼热,都在一刹那涌入观者心里,同时更多的凄惶与平静,这两种相矛盾的情绪,在这一刻,从画中主角低垂的目光中向外渗透,一直弥散到每个人心里。
他知道自己是罪恶的,他将平静得接受惩罚。
再加上。
视角尽头漫卷的红旗。
耳中听到的响亮冲锋号。
更让这幅画应该被命名为《末日审判》,而并非《老兵》。
有评论家认为:“从《猫》,到《擂台》,再到《老兵》,高凡虽然本次画展命名为‘the stronst’,但这是个绝妙的反讽,画家从流浪动物,患有重病和曾进过监狱的拳击手,以及双手血腥累累犯了重罪的老兵角度出发,唾弃了这个充满束缚的社会,对于动物与弱势群体的摧残,强者被束于礼教,猛兽被拔去爪牙,这个世界让画家绝望,他用画笔在向这个世界秩序宣战。”
对艺术家的过度解读
评论家的过度解读。
总能让艺术家本人也感觉意外。
艺术界目前很喜欢高凡,因为高凡的身价上涨,让所有现代艺术的创作者,不止是绘画,还包括雕塑,同样都迎来了一波长势行情,他们中的一些,虽然不是开宗立派的巨匠,但也算得上大师吧,即便没有一幅画上亿美元的身价,一两千万是不是低了点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