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太太确实挺乐意跟谢家成为姻亲,只是不爽沾光的是自己看不顺眼的庶子万隆而已。但考虑到自己能够借着与谢家的姻亲关系,交好燕王妃,她又觉得这种小小的不爽,尚且可以忍受了。况且未过门的庶子儿媳谢映容,又是个会在她面前装乖装柔顺的女孩儿,不是那种会硬挺着脖子跟她过不去的,她心里一边鄙视着这姑娘的种种糊涂言行,一边又安心于万隆娶了个蠢货,将来还不知要出多少洋相。
按照万太太的设想,万隆与谢家三姑娘定了亲,肯定是要等到自己的两个嫡亲儿子娶得名门淑女之后,才能完婚的,婚事排场也不能越过自己的儿子们,只不过是给谢家面子,才没有草草办一个婚礼就完事罢了。如今谢家居然提出要让万隆和谢家三姑娘越过自己的两个儿子,先行完婚,然后就回京城做官去享福了?!那是做梦!她的嫡亲儿子都还未考中功名,正式出仕为官,万隆能进燕王府当差就已经是走了八辈子的好运,凭什么比她的儿子更快入朝当官呢?!她和丈夫万三老爷尚且在北平这苦寒之地受苦呢,万隆就能回京城去?简直岂有此理!
万太太是好不容易才忍住气,没在文氏面前当场翻脸的。但她脸上的表情也好看不到哪里去:“这是怎么说的?长幼有序,这是礼数,是规矩!府上的二姑娘得了一位贵婿,亲家也没着急忙慌地把她嫁出去,而是等府上的大姑娘先办了婚礼再说,可见府上也是懂礼数的人。我们家老三上头还有两个哥哥呢!这两个哥哥都还未定亲,先给老三定,本就不大合适了,如今又怎么能再让他越过两个哥哥,先行娶亲?我不知道这是哪家的规矩。我们平昌侯府可没这个理儿!”
文氏听得微微皱了眉,但还是尽可能心平气和地说道:“不瞒亲家,我也吃惊得很呢。我们家今年要发嫁两个女儿,本来就有些忙不过来了,如今又有太后降临之事,我们家虽是外臣,却也要为恭迎贵人出一分力。再者我们家显之也到了相看的年纪……我原本是想着,府上大公子和二公子都还未说亲,等到他们娶了亲,再办我们三丫头与隆哥儿的婚事也不迟。三丫头在家里多留两年,也能给我做个臂膀。不然家里人多事杂,我素来要靠着两个大丫头帮衬,才能稍稍喘一口气。待她们出嫁了,我上哪儿找帮手去?还不是得靠三丫头与四丫头么?我也没想过,这么快就把三丫头也一并发嫁了。”
万太太挑了挑眉,面上笑了笑,心里一个字都不信。她可是探听得一清二楚,谢家本来就打算一口气嫁三个女儿的,只是对三姑娘谢映容是今年之内还是明年出嫁,尚未最终确定而已。谢家人的态度已经挺明显的了,不大想把那个不省心的三姑娘在家里留太久。万太太自个儿还有些盘算,预备等谢太太文氏上门商议婚期的时候,以此为筹码,替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多讨要些好处呢。谢家虽然出身差些,但谢璞正做着她丈夫的上司,又跟燕王府成了姻亲,总能拿出些什么的。
可那样做的前提时,万隆这个贱种仍旧在燕王府做一个小小的跟班,哪怕是上辈子烧了高香,能成为燕王身边的侍卫呢!反正他不能入朝为官,更不能从此平步青云,把她两个嫡亲的儿子给彻底压下去!
万太太不说话,文氏顿了顿,便继续道:“这事儿……其实是昨儿在燕王府的时候,听贵人提起的。说是隆哥儿在京城的差事办得好,王爷有心要用他,才会特地给他安排一个前程。这方方面面的事儿,王爷都打点好了,就等着他明年开春后依令行事。隆哥儿本就是燕王府的人,我们也不敢问王爷要用他做什么,只能听命而已。反正这桩婚事,也不必办得多么排场,只需要大差不差的,别离了格就好了。我估摸着,王爷王妃只怕还会有恩典下来,好让外人知道隆哥儿极得他们赏识,如此隆哥儿进京之后,也能少些人与他为难。说起来,这也是我们两家的体面……”
万太太的脸色更难看了。什么体面?这哪里是她的体面?!根本就是下她的脸!
可她又没办法说出口,因为在外人看来,万隆就是她的儿子,给他恩典,就是给她恩典。她不能不知好歹,还得千恩万谢呢!但这种恩典简直令她作呕!
万太太黑着脸道:“这件事我不敢答应。虽说王府尊贵,但我们家老爷是朝廷命官,万事听从圣命,倒也没必要事事都遵从燕王谕令。若王爷一定要我们家听从,那就请明言,起码要有一份白纸黑字的手令,我才敢跟家里老太太和侯爷、侯夫人说,家里为了照贵人的意思办事,才会有不遵礼法之举,请老太太和侯爷、侯夫人不要怪罪。否则,老太太和侯爷他们怪罪下来,挨训斥的还不是我这个当家主母么?!”
燕王当然不可能给万家手令。他要把万隆安排进朝廷,肯定要做些不好叫外人知道的事。手令一出,岂不是明摆着告诉所有人,万隆是他的探子了?那就算万隆进了兵部,也是废子了,燕王岂不是白费了功夫?万太太虽然不是多聪明的人,这个道理还是懂的,因此她说话十分有恃无恐。
文氏不明白万太太为什么非得这么犟着:“哪里就到这个地步了?不过是一桩早就定好的儿女婚事罢了。我也知道这不大合规矩,因此才一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