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汝璧是隆庆二年进士,罗万化等人的同年,如今任吏部文选司郎中。
吏部文选司郎中与仪制司员外郎,兵部职方司主管郎中称为三大郎,然而三大郎中,以文选司郎中之位最重,文选司所掌的是天下五品以下官员的选拔,外官进京,首先便要找他这文选司郎中。
柳贺原先与郑汝璧没什么交情,然而此前张居正借吏部之手组织过京察大计,文选司郎中在其中发挥着明显的作用,柳贺既是京官一员,又曾任过扬州知府,对他的考察便是郑汝璧经手的。
柳贺与隆庆二年的数位翰林私交甚笃,久而久之,他便与郑汝璧也有了交情,郑汝璧为人正派清直,甚至能在官员的考察与选用上与张居正周旋。
事实上,后来名满天下的东林党也与吏部文选司郎中这个位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万历八年,无锡人顾宪成中进士,先任户部主事,之后历经数年任吏部文选司郎中,顾宪成权势最盛的时候,连内阁首辅的选任都能插手。
之后顾宪成遭万历所恶回归乡野,但他在朝中所积累的人脉却令他能轻易干涉朝事,万历后期,李廷机被推为首辅,然而东林党却想使旁人取而代之,李廷机也畏于东林党之势不敢就任。
柳贺知晓,如郑汝璧这样的官员,正旦时节必然是最忙碌的,柳贺只需应付翰林院的迎来送往,去阁老们家中坐坐,再和王锡爵吹吹牛,之后就是下属们拜访他,而不需要他亲自登
门了。
可郑汝璧所面对的,却是全天下想升官的官员。
“学士今日可有空闲?”
柳贺正要说自己陪妻子在逛,杨尧却从他眼神看出郑汝璧并非常人,于是便与婢女护卫一道逛去了,将地方留给了柳贺与郑汝璧。
柳贺在扬州时,曾借郑汝璧之手临时选了一位合心意的江都知县,之后扬州府其他官员的任免,郑汝璧也与柳贺通过气。
官员间的交情就是这般一点点慢慢积累的,柳贺如今在词臣中可谓极清贵,不过郑汝璧这般掌握铨选大权的官员他也不敢轻视。
两人便在一间茶楼约着喝茶,郑汝璧道:“此时叨扰学士,愚兄冒犯了。”
“汝章兄相邀,我岂有不从之理?”柳贺道,“此前部察,多谢汝章兄手下留情。”
翰林官虽不受京察考验,却要经过吏部的部察,在之前的部察上,翰林院修撰习孔教得罪了张居正,按理说要被踢走,可柳贺将他护住,又有郑汝璧从中周旋,习孔教才能继续留在翰林院中。
“时甫兄是我的同年,我怎能不相助?”郑汝璧道,“元辅夺情之事,多仰仗学士了。”
郑汝璧也是正统的读书人出身,又岂会赞同天子的夺情诏?不过他性情稳重,于朝事上发声不多,但他私下里却极是赞同柳贺劝导张居正、稳住翰林院同僚的做法。
在郑汝璧看来,大明官场的事也非事事复杂,但有些官员总要效仿杨继盛,以在这世间留下清明官声。
杨继盛的确令人佩服,然而斗倒严嵩靠的还是那些暗暗蛰伏的官员,以己身催大义之事并非时时管用。
柳贺的做法并不激烈,但就当下来说,这已是最好的做法。
若是人人投书上谏,事情最终能否解决?这其实是未知之数。
但可以想象,京城官场必然因此变得一团乱,这于政事并非益事。
喝了两杯茶,郑汝璧便问柳贺:“王元驭欲任吏部侍郎之事,泽远可知?”
柳贺道:“詹事是嘉靖四十一年进士,任吏部并不算早。”
申时行都任阁臣了,王锡爵任吏部侍郎又有何不可?在柳贺看来,王锡爵是极有才干之人,若非他为人太过正直的缘故,他晋升未必比申时行慢。
“那泽远可曾想过?”
郑汝璧沾了水,在桌子上写了一个字。
柳贺摇了摇头:“恐怕太早。”
若是王锡爵晋吏部侍郎,按郑汝璧的意思,柳贺就可更进一步接替王锡爵的位置,但柳贺资历未必不够,年岁上却着实轻了些。
他猜测,至少在天子大婚之前,王锡爵这詹事府詹事的位置不会动,宫中及内阁也不会把天子大婚的重任交给柳贺这样的年轻官员。
不过……想及天子大婚后便是成年,柳贺也颇感头痛。
若是在民间,男子成婚之后必然得担负起家业之责,天子如今却仍听李太后耳提面命,张居正也并无将权势让渡给天子的意思。
这事着实是难。
柳贺也理解张居正,田亩、河道、财税、人事……样样改革都处于关键期,若是乍然交予天子接手,好好的事情必然会变得一团糟。
“泽远若是想动,我愿为泽远在大冢宰面前提及。”郑汝璧道,“泽远不必此时答我,日后慢慢想便是。”
柳贺不知郑汝璧突然提及王国光是何意,但今日郑汝璧与他提及此事,必然是有要和他亲近的意思。
对柳贺来说,与吏部文选司郎中交好自然是求之不得,从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