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阁部大臣说说这各地矿贼啸聚的事情!」
卧槽!林泰来提着铁矛就往下跑!皇帝想开矿了,赶紧溜了溜了!
历数万历朝的大坑,不只是国本之争,开矿和矿税也是其中一个,都是那种左右不讨好的大坑。
想到这里,林泰来忽然觉得,王司徒这时候丁忧似乎也不完全是坏事。
如果说国本之争是礼部的大坑,礼部尚书被迫冲在一线。
那么矿税以及商税就是户部的大坑,户部尚书肯定要舆论裹挟反对皇帝直派矿监开
矿征税。
如果王司徒还继续当户部尚书,只怕距离踩坑也不远了。
至于皇帝为什么这时候琢磨开矿搞钱,林泰来也是能明白的。
说起皇宫财政,除了每年江南一百多万金花银,以及其他皇庄、草场收入,最简单省事的办法就是从太仓国库直接搬银子进内库。
但太仓国库从前两年开始,银子就开始出现亏空,今年宁夏用兵,更是耗费了大几十万。
所以皇帝就算想直接从国库搬银子,也没得搬了,可不得另想办法。
林泰来一边想着国库问题,一边潜意识里要快速远离午门,免得又被叫上去讨论什么「矿贼啸聚」问题。
所以林泰来下意识的一路小跑,从午门上一直跑出了左掖门。
所以还在午门下面徘徊不去、等着吃瓜的朝臣们就远远看到,林泰来手持一柄通体带有暗红颜色、似乎血迹斑斑的长矛,从左掖门冲了出来。
再联想起林泰来在京师街头的赫赫武功,还有曾在宫里大打出手的传闻,留在这里的一百多个大臣当场炸群,转身就往端门转移。
难道林泰来这是从午门上面,一路杀了下来?午门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不见其他大臣下来?
在午门这里值守的锦衣卫官校纷纷拔刀,连忙大叫道:「放下凶器!」
大内禁兵也纷纷举起武器,高度戒备。
林泰来愕然,随即举起长矛,高声道:「此乃成祖皇帝长矛,供奉于五凤楼,被陛下赏赐给了我!
另外陛下还有旨意,先前被提名的八人出来!」
停住了转移的人群又是一阵兵荒马乱,有个别人已经腿软的站立不住。
林泰来手持御赐铁矛来宣旨,这是什么意思?奉旨报复,点到名的当场捅死吗?
免费阅读。
------------
纷乱的人事(求月票!)
林泰来喊了一嗓子,一时间却没有人站出来「听旨」。
这让手握铁矛的林泰来心里犯嘀咕,不就是提名作废么,有这么让人害怕吗?
正当林泰来准备再喊一声时,终于有人从人群里走了出来,乃是鸿胪寺卿何以尚,跟海瑞一起坐过牢的老头,先前被提名为太仆寺卿候选人。
不过何老头没看林泰来,却直直的盯着林泰来手里的铁矛,眼神似乎有点狂热。
在午门这样地方被刺死,也算是能青史留名了吧?
这种视死如归的气质,比锦衣卫官校和禁兵的刀枪都管用,林泰来被逼得不由自主的后退了几步。
他害怕被碰瓷,要是这老头故意往矛尖上撞,那就有嘴也说不清了。
于是林泰来也不闹了,直接大声说:「圣上有旨,先前关于户部尚书、工部尚书、大理寺卿、太仆寺卿的提名,全部作废!」
林泰来的声音回荡在百官人群里,引起了巨大的心理波动。
所有人都难以理解,林泰来是怎么顶着内阁九卿,逆转出这个结果?
大学士和尚书都御史们都是废物吗,就眼睁睁看着皇帝被林泰来游说?
其实对大部分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原有提名作废,自己岂不又有机会了?
但对石星、曾同亨、杨俊民、周采、齐世臣等人而言,就比较灾难了,说明他们在这次升官良机里彻底出局了。
故而有些人看向了兵部左侍郎石星,如果最终是这样的结果,「首鼠两端」的石星可能是最惨的人。
他身为嘉靖三十八年的老资格进士,本来距离尚书只有半步之遥,但现在只怕这辈子都没机会再上一层楼了。
直面林泰来的何老头虽然也被提名为太仆寺卿,但他并不是很在意升这半品,很清醒的问道:「圣上为何有这样的旨意?」
林泰来对着午门拱了拱手,答道:「庙谟高远,为人臣者岂敢妄加揣测?」
何老头又问:「是你向圣上进言的?」
林泰来点了点头,坦然回答说:「我确实向圣上进言,这波被提名的人都是女干党,并告老还乡。
但圣上英明天睿,并不采信女干党之说,只是赏赐了我假期和成祖之矛。」
何老头同样在这波提名里,听到「女干党」两字,顿时眼前发黑,气息不畅,身形摇摇欲坠。
自己不干净了!你们这些权臣搞政治斗争,好端端的想起自己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