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组建情报网并不需要耗费国库,最多初期可能需要一些启动资金而已。”
卧槽尼玛!大臣们听到这里都惊呆了,你林泰来的心肠真是千回百转!
一开始以为你想侵夺职方司,结果发现你是为了组建情报网。
真以为你大公无私想组建情报网时,结果又发现你是为了商业!或者更直白的说,为了垄断走私!
什么引导和利用外贸商人搜集情报,那不就是借用朝廷权力去垄断走私吗!
归根结底,都是踏马的是生意!
万历皇帝愣了一会儿后,忽然语重心长的对群臣告诫说:“林泰来说的不错,朝廷如今耳目闭塞,对境外信息实在太无知了。
如果朝廷先前能详细掌握西海情报,对海虏早做预防处置,还会有这次洮河事变么?
故而搜集情报事务刻不容缓,非常重要,组建那什么情报网要尽早提上日程!”
表达了重视和决心后,万历皇帝又指示说:“利用商人搜集情报的想法也极好,就是其他私商未必忠心可靠啊,可以利用但又不能完全依赖。
所以还是要有专属商人和商队、商船,自己人才是最可靠的根本。”
群臣:“……”
那么有一个法律问题,如果皇帝亲自下场走私,那性质能算走私吗?
------------
三部郎中
万历皇帝兴致勃勃,又对林泰来说:“军情局之类的名字,是不是过于醒目了?
用这个名义指挥商人在外活动,很容易引起外方警觉。”
看来皇帝真上心了,林泰来只能答道:“陛下圣明。”
皇帝又说:“不必挂军情之类的字眼,用通信、通商这样略微平常的词,还能稍加遮掩。”
林泰来对名字并没有什么执念,不管名字是军情、统计、调查、情报、安全、保密,无可无不可。
但旁边其他大臣看不下去了,皇帝思维跳跃的太快,是不是已经忘了今天朝会的主题是什么?
这林泰来东拉西扯的,把话题完全带偏了!
于是首辅申时行不得不提醒道:“尚有番务,恭请宸断。”
万历皇帝就想快刀斩乱麻,“关于大致方略,就按林泰来所言!
至于其他,各自议论举荐,今日下发出去!”
于是朝堂画风又正经起来,大臣们畅所欲言,一条条提议被采纳后,旨意也随即发了出去。
总督梅友松革职,原总督郜光先已死,追夺诰命。
甘肃巡抚李廷仪调离,相关兵备道钱楷、李丁革职。
发太仆寺马价银十万两于甘肃,以备支用。
升陝西右参政余之祯为甘肃巡抚。
调山西按察使石槚抚治西宁,升四川右参政李承志为洮岷兵备道,升河南副使徐三畏为西路兵备道。
当然,最重要的一条任命是,立刻启用戎政尚书郑洛为陕西三边总督,全权负责经略西北。
这条任命没有什么争议,不管哪边都认为郑洛是合适的人选。
郑洛当场接受了任命,然后又奏道:“臣举荐林泰来参赞军务。”
这个奏请让群臣十分意外,林泰来是什么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不怕林泰来与你争权么?
难道你郑洛想成为第一个被林泰来练手的总督?
郑洛也清楚,今天本该自己是主角,却被林泰来抢走了不少风头。
但郑洛还是打算举荐林泰来,拉着林泰来一起上前线去。
一是林泰来确实用处很大,尤其在统战工作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是林泰来抗压能力或者说背锅能力强,万一事情不顺利,还能拉着林泰来一起分担责任。
至于争权,你林泰来有本事就将总督权力都夺走,他郑洛还乐得轻松了。
一时间殿内无人说话,无论正方、反方,面对郑洛举荐林泰来这事,全都沉默了。
主要是谁都看不清楚,到底应该反对还是赞同。
让林泰来上西北前线,是好事还是坏事?没人能想得明白。
涉及到神鬼莫测的林泰来,让所有人对自己的判断失去了自信。
万历皇帝也拿不定主意,问道:“林泰来尔意如何?”
林泰来有点不好意思的说:“臣连个军事官职都没有,怎么参赞军务?
再说,臣是不是还要负责组建情报网?如果去了西北,不免就要影响进展。”
有两层暗示,一是不想去,二是如果非要去,那就得给足好处。
万历皇帝稍加思索后,便道:“在兵部新设通信司,专管情报、舆图之事,林泰来兼任郎中。
林泰来可先挂此兵部郎中衔,去西北参赞军务,从西北回朝后,再启动通信司组建事务。”
群臣闻言,感觉这皇帝好没文化。
六部除了户部和刑部是十三司,其它部都是完美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