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亦朝其拱手:平翠姑姑料得不错,您没睡下,不也是在等这消息。
江平翠摇了摇头道:出了宫,江氏就不再是管事姑姑了。
唐亦卖乖道:江先生。
江平翠侧过身,让唐亦进屋。
亦还要赶着入宫,就不进去了,在这儿跟江先生说两句就走。唐亦站得端正,周氏逼宫不成杀了父皇,太子和二公主现在在父皇寝宫里跪孝。
江平翠听得一惊,愣在原地,好半晌都没回过神。
唐峻催促道:江先生?
不知是不是错觉,他似乎在江平翠的眼睛里看到一丝欣喜。
江平翠回神道:嗯,嗯,晓得了。若是太子和二公主同朝臣们商议如何应对远北侯,殿下切记不要从中参言,您顺着太子的意思便可。
唐亦道:先前江先生所教的,亦都铭记于心,这时候只能静观其变,蛰伏不动。
江平翠面露欣慰,点头道:甚好。殿下听得进去忠言就好。另外,官家刚去,入殡诸事复杂,正值酷暑,礼部没准儿会提议把七天停灵改成五天。此事按太子的性格是不会去反驳的,二公主却说不一定,若她或元福宫那位坚持要停满七日,您也别提出异议。莫把先前的过节摆到明面上,父母都不在了,长兄和姐姐如父如母,莫要乱了这亘古不变的长幼之序。
唐亦一一认真听完,再次拱手做礼。
江先生事事想得周全,亦一定依言照做。
江平翠道:那殿下便先去吧。
唐亦告了辞,回到前院,正见楚可心在对一干女使发脾气。
廊子下边跪着人,她抬脚就踹过去,愤懑地说:看个人都看不住!殿下到底去了哪儿?要是不如实交代,信不信本夫人马上叫人把你们乱棍打死了拖出去!
唐亦头疼,揉着眉心快步走近。
夫人,怎又动了怒?本殿就是去解了个急。他一边好言哄说,一边给下边的人使眼色,让人散了,又去拉楚可心的手,孝衣丧服都准备好了?
楚可心气不打一处来,她冷哼说:自然已经备好了,我是你唐亦八抬大轿明媒正娶进府的当家夫人,如今父皇去了,宫中为什么不让我跟你一块儿进宫跪孝?唐绮是不是太过分了些!她哪点把我当弟妹?都是皇嗣,咋就这么不一样呢?
唐亦一直以来都在讨好她,只是因为老丈人做着户部尚书,他需要这份助力。如今朝廷马上就要改天换地,与罗氏有干系的门户,都偃旗息鼓藏得很深,哪里能拿鸡蛋去碰石头呢?
根本硬不过。
楚可心素来刁蛮任性,他都能忍,大事儿上,却不能退。
他放开楚可心的手,面色不悦地道:哪里不一样,刚才送神机营的人走时,我特意问过了,公主府的人也没召,今夜才是第一夜,急什么?
楚可心听到这话,反而更加暴躁。
她咬牙切齿道:唐亦!你还惦记着那丫头是不是?
唐亦避开她怨妒目光,否认道:越说越没谱!
楚可心不依不饶道:那你跟我急什么?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从来不唤她二嫂!
唐亦不想她继续胡搅蛮缠,于是抛下她跨步就往外头走,边走边道:来人!拿丧服!
楚可心指甲掐进掌心,心中暗暗又记下这一笔。
灵堂
◎她欠我一条命。◎
唐亦半夜赶往皇宫,出了轿子,见锦衣卫严阵以待把守端门,指挥同知王路远在塔楼上来回巡视,他便仰首喊:同知大人!
王路远往下看到了一身披麻戴孝的唐亦,马上带人下城楼,亲自从偏门出来迎。
三殿下。
唐亦免了他的礼,客气道:王同知你辛苦,怎亲自在这里守着?这是要做什么?
王路远把人往偏门领,见唐亦给他指一众虎视眈眈的锦衣卫,便简明扼要地解释起来。
要委屈三殿下走偏门入宫了,这不,太子殿下下的令,四处宫门暂时都已封闭,只留了这道门。
唐亦眼眸一敛,继而和颜悦色道:无妨的,既然是大哥下的令,走哪儿都行。宫中现在如何了?
王路远给唐亦引着路,明面上发生的事儿一桩桩说给唐亦听。
二人一路叙话,步行小半个时辰,抵达皇帝寝宫,和赶回来的神机营总督项一典正巧遇到。
请三殿下安。项一典扶刀,退到一边行礼。
唐亦看他行色匆匆,留了个心眼,试探性地问:项统领没一直在太子殿下跟前守着吗?这是从哪里来?
项一典心道唐峻没张扬取国库钥匙的事儿,他此刻也不知当不当讲,又怕自己诛杀坤宁宫一众抹掉把柄以及私自救出太妃把人悄悄送回的事儿泄露,于是就含糊其辞道:太子殿下派臣去办了事,刚回来,先皇才走,宫中忙啊!三殿下既然到了,不若先进寝殿吧。
不管是皇子府还是公主府,平日里是不备孝衣丧服的,唐亦因此耽搁了一阵,现下项一典已经伸手将他往里邀了,唐亦不便再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