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玥华风姿平平,为人向来刚正不阿,脸上十年如一日的不苟言笑。
她掀起官袍,跪下去叩拜皇帝,稳重道:陛下万岁。微臣要参二公主。
成兴帝睨眼过去,见她自袖袋中取了一道奏折,恭敬托至额前。
曹大德看一看成兴帝的意思,便跟着过去,将折子拿回来,交到成兴帝手里。
今日长巷中发生的事儿,过于耗神,成兴帝显得有一点疲倦,靠在椅背上,懒洋洋地翻看折子。
宋玥华就跪在原处,开始禀明。
二公主自任职御林军以来,前后仗势妄为,有失皇家体统的事,一道折子都写不完。臣身为督察院御史,有责纠察百官,皇嗣更慎重对待,原本臣想着,若无大事,弹劾上书,等陛下规劝,引二公主走正道便可。但请陛下知悉,如今二公主,犯下了不可再轻放的事。
成兴帝见她在折子里提到了失手杀人,拔剑冷对新科状元,以及暗购军用轻弩的事,便抬首问:证据在你手里?
宋玥华起先低着头,闻言稍扬下巴,正对上成兴帝一道锐利视线,那目光里,竟暗隐杀机!
可宋玥华为官这许多年,并不畏生死。
陛下该有明断。她迎着成兴帝的目光,丝毫没有半点退意,只正色道:今日御林军玩忽职守,乃二公主刻意为之。她将御林军副统领东方槐留在大白桥,反而轻慢长巷一线防守,贼寇出现时,也大呼是为她效劳,她
你是怎么知晓的?成兴帝掐住她话中重点发问。
宋玥华不慌不忙地道:今日文武百官休沐,微臣也在安乐大街沿岸观龙舟啊。但微臣畏热,见陛下的銮驾往长巷去了,就想着也先往小白桥等结果,走的是长巷相邻的小巷,一听贼寇喊话,微臣心中甚为惶恐,与同行的几位大人们商议后,就没过去添乱。
成兴帝听后,面色慈和下来,微微笑道:与宋卿同行的,还有哪几位?
宋玥华早就知晓成兴帝会有此一问,跪直了答:吏部尚书大人、户部尚书大人、姜国公、翰林院李院首、国子监学究等。
她说的这几人,全都上了点年纪,而且在朝中皆任要职。
成兴帝将手中奏折扔回御案,面上还端看不出什么,心中已不由得去想,大多的文臣,意味着唐绮的事儿,是无法隐瞒的了。
此事要有突破,还得看唐峻如何应对,从眼前人先着手。
成兴帝想了一小会儿,便叹息后,拖长声音道:宋卿啊
利弊
◎是我。◎
离了平翠,周皇后遇事,只能自己拿主意。
小宫女就跪等在跟前,寝殿里一片死寂。
周皇后靠坐圈椅,脑海里反复在回顾这半年以来发生的所有事。
皇帝纵容女儿已许久,宋玥华来得太快了,进勤政殿之后过去大半个时辰,人却没出来。
里头到底如何,周皇后拿不准。
她猜不透自己的夫君,数十年夫妻,如今越来越难以琢磨这位一国之君。
平翠离开前的话,在警醒她,把握住这个机会,痛打唐绮。
先前她不想这么做,是因她觉得时候还未到。
但小宫女来禀了,说谷允修为救唐峻死在了长巷,这无疑是周皇后最开始所谋的,她让线人把唐绮私购轻弩的事透露给督察院的宋玥华,又收买一窝子土匪,为的就是迎头痛击唐峻,达到让这两兄妹反复成仇的效果。
到底要不要听平翠的?
周皇后双目放空,视线里是模糊的寝殿布局,脑中则有千丝万缕。
成兴帝迟迟不放宋玥华走,也不宣姜国公等人入宫,目的无外乎是还要护唐绮一手。
她这个夫君,爱子如命。
若违背成兴帝的意愿,她教唆刑部咬死唐绮不放,唐绮今日就得受三法司秘密会审,这样做,胜算有多少?
周皇后拿不定主意,犹豫了许久。
身旁的大宫女终于忍不住提醒,小声道:娘娘,人还等着呢。刑部那边,估计拖延不了太久。
八角炉中的线香烧断了,香灰扑跌,眼见最后的火星将熄灭,周皇后盯着那一点火星子,起身道:去吧,传话给大殿下,说本宫忧心他身上的伤。
小宫女磕头后,退离了寝殿。
这个时候端门前有锦衣卫值守,传话的人通过内官搭手,顺利混出了宫。
刚到酉时,唐峻踏出太医院,要回大皇子府,小道边有个女子匆匆与他错身,撞着他后连连赔礼道歉。
唐峻手臂已经被太医给接回去了,当即虚扶她一把,想说无碍,忽觉手里被塞了东西,于是不动声色让开一步,放这女子走了。
大皇子府的轿子停在太医院大门旁的林道边,唐峻快步过去,掀帘坐进轿子,将手中纸团展开来看。
原来是中宫递话。
唐峻勾着一边唇哼笑,心中腹诽。
原是把这难做的决定扔给我,好坏都要我来受着。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