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0章(1 / 2)

她挥手朝雷损做了个鬼脸,转身跟上苏梦枕的脚步。

-----------------------

作者有话说:苏梦枕,说英雄的灵魂人物,温书塑造最精彩的一个人物,没有之一(我评的)。我对他的着墨其实不多,他不好写,加上原著的塑造已经非常全面深刻了。

武侠小说里极致的人物很多,但极致且复杂的人物其实很少,苏梦枕就是一个。也因为原书塑造得已经足够全面深入,我对这个人物的欣赏就成了远观,感觉怎么写都是画蛇添足,怎落笔都不对。

极致复杂而浓烈,小宋负责增加一点跳跃鲜亮的色彩。雷损和温晚,本场平局,各被迫害两次。

飞惊

落日楼头,游云几许,丹碧灿然。

树大夫原本以为江湖中用毒圣手非岭南老字号温家中人莫属,自命于医道则算得博学广闻,可看了王怜花替苏梦枕开的药方,观摩了对方施针时神乎其技般的手法,才明白何为楼外有楼,天外有天。

最能明显感知到自己身体变化的是苏梦枕本人,相比往年初秋时节,他咳嗽的频率低了许多。

“宋先生费心了。”

王怜花收拾完银针,净手,抿了口茶,这才悠悠道:“你体内二十多种毒积年纠缠,加之幼时遭人重伤,我也只能以药剂、佐以金针勉力压制住你体内的诸多毒素,减轻这些年来毒性入骨给你身体带来的反噬。”

他折扇轻摇,缓声道:“要想根治,你需放下手头一切事务闭关静养,我已将一应药方和调理之法分别教给树大夫和温趣,如此可有七成把握,保你寿数与常人无异。”

“闭关所需时日恐怕不短。”苏梦枕轻笑。

“短则年,长则八九年。”似乎一早就猜到对方会有此一问,王怜花回答得很快。

苏梦枕微默了默,他望向窗外山中秋雨霏霏,远山近树,清冷彻骨。

袖中的刀已有一段时日未曾出鞘,可他知道这把刀总有出鞘之日,它要在秋雨幽微处划破一道天光,为了那曾经飘渺的清梦,为了那北望不可即的故乡。

他此生为自己而活,但也绝不仅仅是为自己而活。

所以他问:“若我不愿根治呢?”

……

宋雁归听完王怜花的叙述,口中喃喃,心中五味杂陈。

“我的内功不能替他……”

“不能。”话至一半就被王怜花截断,他摇了摇头道。

无情六岁受伤,及时被诸葛正我救回后,那么多年一直由后者悉心照料,加之以其独门内功调治。可即便如此,她替无情治疗受损的经脉仍然耗尽了内力以致晕厥。

苏梦枕的情况比无情要糟糕更多。如果她中途力竭,不说苏梦枕会否因此不治,王怜花也绝不会用她的安危去冒这个险。

宋雁归仰面长叹了口气,没再多说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而苏梦枕已经做出了他的选择。

冰凉的指尖轻轻拈起她脸颊边的一缕发绕至她耳后,王怜花摇扇轻笑:“做什么愁眉苦脸,我早料到他不会应允,当然也事先做了两手准备。”

他给温趣和树大夫留了另一个方子,只在苏梦枕将来有朝一日若命悬一线,才可以用来放手一试。

方子记载在《怜花宝鉴》之中。是针对宋雁归当年那样的情况,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冒险尝试,成功的几率大约有三成。

不止是这个方子,宋雁归手捧着《怜花宝鉴》往后翻,发现上面记满了他于医毒一道上的心得,填满几乎剩下的小半本。

而在这之前,是她当年在他治好阿飞后曾默下来的那些东西。

“心法。”她默念,指尖抚过纸页上的墨迹,往后翻,是刀法、剑法、掌法……都没有名字,一如心法只叫心法。

旁人看了必以为她狂妄至极,其实只是她懒得取名字而已。只这几页,区别于前面书页,纸张更加平滑光整,似乎是被主人用手摩挲过很多次的缘故。

心弦微动,她从未比此刻更清楚地意识到眼前之人,那时轻佻浮浪的外表下包裹着如何珍重的情意。

一时恍惚想起许多事,眼见空山新雨,天凉入秋,她忽而阖上书页,抬眸朝他笑:

“王怜花,我们离开汴京吧。”

绯衣青年与她站在一处,闻言折扇微顿,潋滟含情地轻笑颔首:“好。”

没问为什么,也没问什么时候动身,他总是和她在一处的。

不过走之前,宋雁归还有一个地方要去。

——————

干燥微冷的秋气里,京郊不起眼的小饭馆迎来了一个久未光临的客人。

狄飞惊的脚步微微一顿,注意到他的手下们在饭馆里噤若寒蝉的模样。

满室皆静里,靠窗的一角方桌,半支的窗户斜斜切入一整块光。

有一个人就坐在这片秋日午后的光晕里,穿一身青衣,长发随意用发带绑在脑后,露出脖颈纤细却利落的线条。她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