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据说圣旨一下,满朝哗然。
&esp;&esp;别的不说,谢夷本是武职,巡抚却是文官,还是封疆大吏,实在是有悖礼法。
&esp;&esp;尤其江南富庶,远不是青州那种偏远地方能比的。
&esp;&esp;朝中几名老臣当即上书反对。
&esp;&esp;可惜,除了他们声嘶力竭地劝说,其余朝臣都是一言不发。
&esp;&esp;毕竟这江南巡抚一职如今就是个烫手山芋,谁都不想沾惹。
&esp;&esp;皇帝心中也很无奈。
&esp;&esp;如果可以,他也不想用这种驱虎吞狼的办法,奈何如今朝廷风雨飘摇,他身体也不好,太子与齐王更是只知党争,一点大局观都没有。
&esp;&esp;若非如此,他也不用派人秘密去找他那位七皇子。
&esp;&esp;想到这里,他问自己的贴身太监:“去江南的人还没有信传来吗?”
&esp;&esp;太监忙答道:“启禀陛下,尚未。”
&esp;&esp;皇帝皱眉:“去把鲁伯奚叫来。”
&esp;&esp;鲁伯奚是赤戟卫都统,亦是皇城内卫之首。
&esp;&esp;太监领命而去。
&esp;&esp;皇帝却忽然想起了什么:“岑卿。”
&esp;&esp;一直侍立在旁的岑君策躬身道:“臣在。”
&esp;&esp;这是皇帝近来调入身边的一名翰林修撰。
&esp;&esp;比起那些汲汲营营往太子和齐王身边钻的官员,他倒是老老实实在翰林修书,便是下了朝也只是跟着他的老师慎斋先生读书。
&esp;&esp;皇帝考校了一番,发现他学问扎实,文辞优雅,便留在身边伺候诏书。
&esp;&esp;皇帝懒懒地扬手:“眼下没你什么事了,先退下吧。”
&esp;&esp;岑君策依言退下。
&esp;&esp;只是等到回家之后,他便立刻将今天听到的信息写成密信,让人送出去。
&esp;&esp;岑君策兄弟二人当初被谢夷所救,之后谢夷更是替他拦住了齐王的报复,好让他能安心参加科举。
&esp;&esp;他一心想要报答谢夷,然而谢夷离开之前让他不必做多余的事情,只安心跟着慎斋先生念书便可。
&esp;&esp;后来他被皇帝赏识,随侍左右。
&esp;&esp;虽说不是亲信,却也知道了不少消息。
&esp;&esp;比如之前梁文序撺掇太子,提议让谢夷接任江南巡抚的事,就是他写密信告知谢夷的。
&esp;&esp;这封密信很快就被送到了谢夷手中。
&esp;&esp;此时,谢夷等人已经进入了江南地界,正在一处名叫莲花渡的地方修整。
&esp;&esp;谢夷看完密信,便随手拿给林知霁。
&esp;&esp;林知霁自然还记得赤戟卫的厉害,尤其这个鲁伯奚,他记得原书提过这个人,说他武功极为高强,曾被誉为当世第一高手。
&esp;&esp;书中他对皇帝极为忠诚,可是……他有来过江南吗?
&esp;&esp;不过,自从他们去了青州之后,跟原书的情节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多改变了。
&esp;&esp;原书中谢夷虽然也掌控了青州,传出的名声却是冷酷残暴。
&esp;&esp;哪像是如今,青州百姓安居乐业,他们离开的时候,正好是春耕,一片欣欣向荣,原本流民聚集的地方被改造成了作坊,如今也是如火如荼。
&esp;&esp;知道他们要离开,百姓们都流着泪相送,一直送出青州城都不肯离开。
&esp;&esp;想到这里,林知霁的心情也有些低落,只是他很快又收拾好情绪,问谢夷:“皇帝派鲁伯奚过来,不会是冲着你来的吧?”
&esp;&esp;谢夷摇摇头:“应当不是。”
&esp;&esp;林知霁顺着他的话,又看了遍密信,才恍然意识到什么:“难道是为了柳牧之?可是……”
&esp;&esp;他分明记得原书中,皇帝虽然派人找,但其实并没有这么上心,否则前期柳牧之也不会过得那么惨。
&esp;&esp;然后他就听见谢夷说:“我把还有另一拨人追杀柳牧之的消息透露给了皇帝的人。”
&esp;&esp;当初谢夷也派人在江南顺便找过柳牧之,虽然没有找到人,但却发现有两拨人,一拨人在找他,应该就是皇帝那边的人,另一拨则要杀他,却不知是哪方势力了。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