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想到这些,林十安与有荣焉,但不忘履行兄长的职责:
&esp;&esp;“知清,你可别忘了,你今日刚醒过来,大夫说了不许再过度操劳。”
&esp;&esp;林知清轻轻点头。
&esp;&esp;林十安见她不想说话,转身退出了房间,他还是得去林泱泱那边看看。
&esp;&esp;目送林十安走远,林知清将朝颜打发了下去。
&esp;&esp;她盯着桌上的茶杯,将茶杯拿了三只出来,放到了三个不同的位置。
&esp;&esp;“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御史中丞。”林知清喃喃开口,三只茶杯代表的是三司重审中的三方势力。
&esp;&esp;如今林从戎通敌叛国的案件不久以后就要正式进入流程了。
&esp;&esp;当然,并不是案件开始审理,就代表着林家人高枕无忧了。
&esp;&esp;林知清先前便分析过,大理寺卿周崇正表面不偏不倚,极为公正,但背地里应当与镇远侯府交情颇深。
&esp;&esp;刑部尚书虽然因为痣娘的事与镇远侯府决裂,但江云鹤的出现,也会让这件事产生一些变数。
&esp;&esp;至于御史中丞,林知清更是不敢轻易相信。
&esp;&esp;上一任御史中丞参与了对林从戎的围剿,不过此人死得早,死前将衣钵传给了现任御史中丞。
&esp;&esp;现任御史中丞也不是个善茬,甚至很可能是上一任御史中丞的爪牙。
&esp;&esp;按照这种情况来推测,林家如今也算是腹背受敌了。
&esp;&esp;达成重审的目的以后,林知清如今的目的自然也变了。
&esp;&esp;她想要还林从戎以及林家一个清白,下一个目的就是要先越过这三座大山!
&esp;&esp;这个时候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怎么让这三人露出马脚,最好把他们三人踢出主审官的行列。
&esp;&esp;只有这样,很多事情才能进入正轨,胜利的天平才会倾向于林家。
&esp;&esp;刑部尚书的话……林知清并不担心。
&esp;&esp;但难的是隐在台面之下的周崇正,以及同林家有旧怨的御史中丞。
&esp;&esp;第355章 治标不治本
&esp;&esp;她思考良久,暂时没有想出万全的办法。
&esp;&esp;站在林知清的角度,这三个人都不是林家的友军,当然是把他们一脚踢开最好。
&esp;&esp;但这样又会产生一个新问题,这三人被踢走,接任他们位置的其他人难道就没有威胁了吗?
&esp;&esp;到时候,只是开启新一轮循环,治标不治本。
&esp;&esp;翻越这三座大山的最好方法,还是从他们三人本人入手。
&esp;&esp;不管威逼还是利诱,能留自然得留下来,留不住的再除去,这样才更稳妥一些。
&esp;&esp;刑部尚书那儿,因着痣娘一事,是与江流昀结仇了的。
&esp;&esp;但这仇恨似乎与江云鹤并无关系,换句话说,关心痣娘死活的人只有江流昀,并不包含江云鹤。
&esp;&esp;此人是林知清目前最需要把握住的。
&esp;&esp;党羽之争,向来如此!
&esp;&esp;如今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御史中丞暂且都是敌非友,这次重审最大的问题就出在这里。
&esp;&esp;林知清怕的不是没有证据,怕的是这些人同镇远侯府沆瀣一气,查案时歪屁股,偏帮镇远侯府。
&esp;&esp;正因如此,她才要想办法瓦解这些人同镇远侯府的同盟,这样才算是越过这三座大山。
&esp;&esp;现阶段来说,这是她最大的目的!
&esp;&esp;御史中丞到底是个什么立场,这还是不确定的,但前御史中丞定过林家的罪,所以林知清暂时将他划到了敌人的那一阵营。
&esp;&esp;大理寺卿周崇正是一只老狐狸,此人做事几乎不会留下什么把柄,但林知清的直觉告诉她,周崇正做的事都是于江家有利的。
&esp;&esp;堂兄一事,大理寺卿一开始不想接,后来不敢接,更加验证了这一点。
&esp;&esp;而刑部尚书是最容易摇摆的人。
&esp;&esp;一方面,林家知道他同镇远侯府的龌龊,也知道痣娘的事,刑部尚书对林家定然是没什么好感的。
&esp;&esp;另一方面,江云鹤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