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好在有惊无险,那次意外只损坏了原来卷轴的两端,并没有损坏里面的国宝级法帖,后来日本人就将卷轴两端损坏的部分裁掉,重新进行了装裱。
&esp;&esp;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的装裱,日本人只能改变原来的装裱方式,改成竖着进行装裱,也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情况,好在日本人装裱的还可以。
&esp;&esp;大家都知道,诗仙李白的这幅《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贴》,纵264厘米,横67厘米,全贴一共50个字,如果竖着装裱,也就用不着动法帖本身了。
&esp;&esp;这幅国宝级书法作品改变装裱方式之后,只在香港公开展出过一次,所以知道的人并不多,至于这幅国之重宝的真伪问题,根本没有任何疑问!”
&esp;&esp;他这边刚刚说完,旁边一位来自国博的老爷子就点头附和道:
&esp;&esp;“叶天说的没错,之前在香港的那次公开展览,我还跑去香港好好欣赏了一下这幅国宝级的李太白真迹,当时我亲眼看到,这幅法帖已经改成竖着装裱了!”
&esp;&esp;听到这里,金老等人这才恍然。
&esp;&esp;“原来如此,幸好这幅国宝级的唐代书法作品没有损坏,也幸好这件至宝已回流国内,以后就不用担心它再次流失了”
&esp;&esp;接下来,叶天就将那个古拙的卷轴从贴盒里拿出,然后轻轻解开缎带,在茶几上缓缓将这个卷轴展开,展示在了大家的眼前。
&esp;&esp;随着他的动作,一幅早已变成杏黄色的古老书法作品,一点点呈现了出来。
&esp;&esp;由于时代太过久远,承载这幅书法作品的纸张,已经有点发黄发黑了,纸面看上去也非常脆弱,隐隐能看到一些细小的折痕及裂痕。
&esp;&esp;即便如此,这些瑕疵都无法掩盖这幅诗仙真迹的璀璨光芒,反而让这幅国宝级书法作品显得更加厚重、也更加珍贵了!
&esp;&esp;大家首先看到的,是几个力透纸背、龙飞凤舞的大字,‘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这几个大字笔力遒劲、气势豪迈,甚至隐隐透着一丝剑气。
&esp;&esp;紧接着,大家就看到了李太白这首千古名诗的正文。
&esp;&esp;‘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esp;&esp;而在这首《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诗的末尾,赫然写着‘李白’这两个龙飞凤舞的大字,无比的炫目、似乎放射着万丈光芒!
&esp;&esp;出自诗仙之手的这部书法作品,书写自然流畅,气韵生动,用笔拙朴挺拔,笔力遒劲、洒脱,一看就出自名家之手,书法造诣极高!
&esp;&esp;如果是顶级专业人士,观察法帖上文字的墨迹笔风就可以看出,书写用笔应该是唐代特有的有心硬笔,也就是著名的鸡距笔!
&esp;&esp;这幅法帖所用的纸张,是唐宋时期出产于四川的麻纸,由于传世经年,整体色泽已经发黄发黑,而且纸面有一些细微的折痕,纸质偏脆、纤维较细。
&esp;&esp;纵观这幅国宝级书法作品的整体,其纸色醇古、书风刚健、气势遒迈,流露出一股浓郁的豪放粗犷之气,正好符合李白诗仙、酒仙、剑客的定位。
&esp;&esp;看着这幅国宝级书法作品、看着这首诗仙亲手所书的千古名篇、看着法帖末尾那个让所有中国人都高山仰止、也为之骄傲和自豪的名字,大家全都愣住了!
&esp;&esp;现场彻底安静了下来,只剩下一片急促的呼吸声,以及砰砰砰的心脏快速跳动的声音,再也没有其它任何杂音。
&esp;&esp;大家全都站了起来,一个个瞪大双眼,凝视着摆在茶几上的这幅国之重宝,每个人都激动异常,每一双眼睛都无比明亮,直放光芒!
&esp;&esp;尤其是那些古董书画鉴定专家和著名书法家,一个个更是激动的浑身都在微微颤抖,面色通红,眼睛早已经湿润了。
&esp;&esp;此时的他们,似乎已返老还童,一个个都变成了多愁善感的少男少女,而不再是久经风雨的专家学者了!
&esp;&esp;对于这种场面,叶天早有预料。
&esp;&esp;他只是轻声笑了笑,然后拿过提前准备好的两个和田羊脂白玉镇尺,轻轻压住这幅卷轴的两端,这才放心地松开卷轴。
&esp;&esp;紧接着,他就走到自己爷爷身边,扶着老爷子的胳膊,微笑着说道:
&esp;&esp;“爷爷,您可不要太过激动,坐下来慢慢欣赏这件诗仙李太白的真迹吧,想欣赏多久都行,这件国宝属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