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情欲小说>大宋神探志> 第6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1节(2 / 3)

一座殿宇,而是一处廊院式的建筑群,前后两进。

第一进院落,主要殿宇就叫垂拱殿,殿东西两侧带有朵殿,此时就有女官进出。

这些女官身着圆领青衫,头上戴着未铺翠的软翅女巾冠子,脸上素净无妆,维持着国朝的朴素。

陈尧咨看似目不斜视,实则尽收眼底,面容为之缓和。

有时候想想,这位太后与前朝武曌确实不同,对于身边的女官都如此约束,是可以稳定大局,又不会篡夺江山的。

但陈尧咨旋即又生出警惕之心,焉知不是这位太后故意做给群臣看的?

正如外戚刘氏,刘美还活着的时候,那时真宗尚在,刘氏一族谨慎恭顺,颇有好名声,等到先帝驾崩,太后执政掌权,外戚的嚣张跋扈之态顿时显露出来。

太后的权力必须加以制衡,外戚的权力必须加以遏制,否则必定变本加厉。

此次刘从广之死,当竭力周旋,迅速破案,不给对方借题发挥的机会!

陈尧咨下了决心,走入殿内,就见珠帘之后,一道身影端坐,平和而威严的女子声音传了出来:“陈卿家来了,坐!”

垂拱殿内君臣交谈,一向是赐座的,但这回陈尧咨却没有坐下,立在圆凳前,躬身一礼:“老臣权知开封府,却尚未寻得真凶,有愧于心,不敢受座!”

这是以退为进,距离案发才过去一日,查不到真凶并不代表无能,倒是宫内立刻派人催促,显得过于急切。

换做一个软弱之辈,或许就要宽宥几句了,但刘娥只是摆了摆手,内侍就将圆凳撤走,再淡淡地道:“陈卿家要向老身禀明此案的蹊跷之处?”

陈尧咨道:“今早刘府宅老入府衙,受供备库使刘从德之命,转达一条新线索,据他们所言,刘从广的遇害,与一部传奇话本有关。”

刘娥闻言也有些诧异:“传奇话本?”

陈尧咨年少时过目不忘,十八岁高中头名,是国朝最年轻的状元,即便如今年纪大了,思维不比从前,但也极为顺畅地将开篇明义的诗句道出:“世人但喜作高官,执法无难断案难。宽猛相平思吕杜,严苛尚是恶申韩。一心清正千家福,两字公平百姓安。惟有昌平旧令尹,留传案牍后人看。”

“老臣已看过此书,其中所写的,是前唐狄梁公之徒苏无名,为官任上,查案缉凶,为民做主,屡破奇案的故事。”

“而据刘从德所见,刘从广遇害前的种种痕迹,与书中的受害者极为相似,怀疑凶手是看了此书,模仿上面的手法,犯下罪案!”

刘娥的语气沉了下来:“竟有此事?”

陈尧咨也是会大喘气的,等太后作怒了,才接着道:“然此案的真相并非如此!”

刘娥的语调也即刻恢复,情绪转折顺畅至极:“哦?”

陈尧咨心里都不禁有些佩服,他被人评作性情刚戾,有时候也是冲动易怒,遏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但这女流之辈却能在自家子侄遇害后收放自如,实在不易。

心里提起十二分警惕,陈尧咨缓缓地道:“传奇话本的著作者姓狄名进,乃河东并州人士,祖上为前唐名相狄梁公,年少聪慧,擅于刑案,他得知后,写了两封信,于昨晚托友人送入开封府衙,交予老臣,请太后过目!”

说着,将信件交予内侍,内侍则送入帘后,呈到刘娥面前。

整本《苏无名传》陈尧咨也带着,但不可能让刘娥现场翻一遍,两封简短而精炼的信件,却毋须由他转述,亲眼目睹为好。

翻看信件的声音隐隐传来,帘后的刘娥看了许久,才缓缓开口:“这两封信件,是昨夜送入开封府衙的?”

陈尧咨道:“是!”

刘娥道:“刘府宅老于今早入开封府衙?”

陈尧咨道:“是!”

刘娥道:“如此说来,此案的发展,还真为这狄仕林所料中,凶手有假托嫁祸之嫌?依他之意,杀害我侄儿的凶手,是老身兄长府邸之人?”

陈尧咨滞了滞。

他还真的准备引出这层意思,就目前看来,能杀死刘从广的,自是其身边人嫌疑最大,指不定就是至亲之人。

而这也符合朝堂的需要。

如果凶手是因看了话本,受上面所言所动,引出了杀机,那刘从广就是彻头彻尾的被害者,死得十分无辜,甚至他的女儿还被牵连,被人弄哑,不知能否康复。

但如果凶手本就是刘府中人,且并非因为话本动了杀机,而是早有杀意,欲以话本脱罪,那么无论是亲族相残,还是以仆弑主,都说明刘氏不修德行,放纵私欲,以致于遭此横祸。

这在后世属于受害者有罪论,是要被驳斥的,但如今的年代,却是共识,儒家讲究德才兼备,所谓“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外戚刘家就属于既无才能,又无德行,出了祸事,当然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因此凶手自是要严惩的,但有了教训,接下来这帮外戚也该安分守己,恢复到先帝在时的谨慎低调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