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府邸,忽然长叹一声道:
&esp;&esp;“陛下终究是圣皇的种啊。”
&esp;&esp;然后踉踉跄跄的向城门外走出。
&esp;&esp;那一群宾客,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不敢有丝毫妄动。
&esp;&esp;大家都知道,凤阳真的要变天了。
&esp;&esp;这会儿谁敢冒头,接下来就是调查的重点对象。
&esp;&esp;至于站出来和赵鼎一起反抗钦差?
&esp;&esp;别闹了,桑敬是军功贵族,即便退役了也有配套的亲卫依仗。
&esp;&esp;此次他过来,可是带着五十名亲卫的。
&esp;&esp;旁边的杜同礼身后更是站着五百锦衣卫。
&esp;&esp;除此之外,凤阳作为中都,驻扎的军队也属于禁军序列。
&esp;&esp;直属于大都督府管辖,和他们地方官几乎没打过什么交到。
&esp;&esp;敢联合起来违抗圣命,那连审查都不用了,就地灭族。
&esp;&esp;他们之所以敢那么嚣张,就是仗着这里是凤阳,赌皇帝顾忌名声不愿意大动干戈。
&esp;&esp;一旦朝廷较真,他们也不比别的地方的官吏强多少。
&esp;&esp;等赵鼎被‘护送’走,桑敬才转头对其余官吏说道:
&esp;&esp;“诸位该吃吃该喝喝,莫要因为我影响了心情。”
&esp;&esp;众人连忙道:“不敢不敢……”
&esp;&esp;之后桑敬也没有再搭理他们,直接带人去凤阳府衙,来了一手鸠占鹊巢。
&esp;&esp;杜同礼则返回锦衣卫衙门,开始收拾行李。
&esp;&esp;他特意去病房见了刘隆,让他好生在这里歇息:
&esp;&esp;“你的事情我已经告诉侯爷,待身体恢复可直接去京城寻他。”
&esp;&esp;说着还给了他一张拜帖。
&esp;&esp;刘隆珍之又珍的接过,道:“谢杜指挥使,此恩隆必不敢忘。”
&esp;&esp;杜同礼笑道:“将来你能当个为民请命的好官,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了。”
&esp;&esp;刘隆郑重的道:“隆记下了,指挥使且看着吧。”
&esp;&esp;杜同礼又叮嘱了几句,才起身离开。
&esp;&esp;他对刘隆是真的很欣赏,尤其是最近几天交流下来,发现这个年轻人才华横溢。
&esp;&esp;尤其是对律法和新政,都有着极深的了解。
&esp;&esp;再加上性情刚毅,将来若出仕必有一番作为。
&esp;&esp;所以在接连给陈景恪的两封信里,都着重提了刘隆。
&esp;&esp;事实上,杜同礼不知道的是,即便是在前世刘隆也是大明有数的直臣清官。
&esp;&esp;永乐年间,有太监不顾民情强行催收赋税,逼的百姓卖儿卖女。
&esp;&esp;百姓忍无可忍,就聚众把那太监打死了。
&esp;&esp;此举形同谋反,朱棣大怒要派兵清剿。
&esp;&esp;刘隆犯颜直谏,将太监的恶行告诉朱棣,让朱棣改变的主意,保住了一县百姓。
&esp;&esp;后来他更是官至大理寺卿,成为大明律法界的一把手。
&esp;&esp;上一世他没有后台,尚且能做出如此壮举。
&esp;&esp;这一世有了杜同礼保举,想来会有一番更大的作为。
&esp;&esp;等桑敬安顿好,杜同礼登门拜访,将这些天收集的情报全部移交给了他。
&esp;&esp;作为锦衣卫指挥使,他又怎会真的毫无作为。
&esp;&esp;所有锦衣卫衙门下面,都有一条通往外面的密道,他一直在通过密道与外界联系。
&esp;&esp;激活了很多潜藏的暗子,拿到了很多证据。
&esp;&esp;看到这些证据,桑敬大喜道:“杜指挥使,你可真是帮了我大忙啊。”
&esp;&esp;杜同礼笑道:“永义侯客气了,咱们都是替皇上办事,理应通力合作。”
&esp;&esp;“而且说起来,我之所以能收集到这么多证据,还多亏了赵鼎……”
&esp;&esp;于是他就将这些天的情况说了一下。
&esp;&esp;不外乎就是,赵鼎着急毁灭证据,反而将自己暴露在锦衣卫的眼皮子底下。
&esp;&esp;顺藤摸瓜找到了好些罪证,锁定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