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日后用人,由皇帝一言而决,唯有吏部和内阁学士有推举之权。”
&esp;&esp;“其余官吏无诏不得插手,否则以擅权结党罪论处。”
&esp;&esp;对于此事,群臣接受良好,只有少数人心里有些遗憾,却也没有上蹿下跳反对。
&esp;&esp;廷推本就不符合传统礼法,再加上有理学这个前车之鉴,朱元璋废除此策恢复古法是很正常的。
&esp;&esp;朱元璋眼见弊政被这样悄无声息的废除,心中也很高兴。
&esp;&esp;甚至还有点得意。
&esp;&esp;你们这群人,天天自以为聪明。
&esp;&esp;恐怕从头到尾都没有意识到,廷推之法意味着什么。
&esp;&esp;完全忘记了,他也是经过别人提醒,才发现问题所在的这一现实。
&esp;&esp;有了老朱的支持,再加上廷议之法的废除,朱雄英的人事调整就更加顺利了。
&esp;&esp;大大小小的人员,几乎都是他一言而决。
&esp;&esp;陈景恪都觉得有点惊讶,也太和谐了。
&esp;&esp;和之前喊打喊杀的,完全是两个极端。
&esp;&esp;马娘娘就说道:“这都是标儿打下的基础啊。”
&esp;&esp;这一点谁都无法否认,朱元璋是造系统的那个人,朱标才是将这个系统落实的人。
&esp;&esp;就好像是一台机器,朱元璋根据想象画出了结构图,并造出了部分零件。
&esp;&esp;但这个结构图并不完善,零件合不合适谁也不知道。
&esp;&esp;朱标是把零件组装在一起,让机器运转起来的人。
&esp;&esp;他还打造了大批备用零件,某个零件损坏了,直接就能换一个。
&esp;&esp;算上监国那两年,他执政时间只有七年,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esp;&esp;这一次朝廷前前后后动了那么多人,还将理学给废了,却并未引起系统性混乱。
&esp;&esp;朱元璋的威望是其一。
&esp;&esp;最主要的,还是朱标打下的基础够牢固。
&esp;&esp;不过这话老朱听了却觉得很委屈,咋又变着花样埋汰咱呢。
&esp;&esp;陈景恪笑道:“其实这次群臣之所以那么配合,还是因为太上皇的威慑。”
&esp;&esp;朱元璋顿时就乐了:“还是景恪懂咱啊……”
&esp;&esp;然而,陈景恪紧接着就说道:“现在大家只有一个想法,好好配合太子,别再让太上皇出来溜达啦。”
&esp;&esp;“哈哈……”马娘娘大笑起来。
&esp;&esp;老朱:“……”
&esp;&esp;“好好好,你们都变着花样埋汰咱是吧……哼,咱心胸宽广,不和你们一般见识。”
&esp;&esp;众人说笑了一会儿,马娘娘才开始谈正事:
&esp;&esp;“标儿准备传位给雄英,你们觉得现在合适吗?”
&esp;&esp;陈景恪心道,难怪没把朱雄英喊过来,原来是商量这事儿。
&esp;&esp;对于朱标退位,他早有心理准备,并没有大惊小怪。
&esp;&esp;也没有发表看法,而是等着听老朱拿主意。
&esp;&esp;哪知,老朱也是等了好一会儿,见他一直不说话,就呵斥道:
&esp;&esp;“你说话啊,盯着咱做什么?”
&esp;&esp;“额……”陈景恪那叫一个大无语:“这事儿不得您老人家拿主意吗?”
&esp;&esp;老朱没好气的道:“咱能有啥意见?就是看你有没有什么大计划,别冲突了。”
&esp;&esp;陈景恪并不觉得感动,只觉得头很疼。
&esp;&esp;这老朱,是真的好用就往死里用啊。
&esp;&esp;不过他还是认真的盘算了一下全局,最终说道:
&esp;&esp;“如果不出意外,明年西域方向会有大战,这场战争可能要持续数年之久。”
&esp;&esp;“东边的日本,计划中也是这两年动手。”
&esp;&esp;“在大战期间发生皇位更替,有可能会影响军心士气。”
&esp;&esp;“我的建议是……尽快,最好不要耽误明年开春出兵。”
&esp;&esp;朱元璋眉头一挑,说道: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