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情欲小说>天命在我> 天命在我 第1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天命在我 第17节(2 / 4)

头,甩去脑海里纷纷扰扰的念头。

&esp;&esp;拾玉,她给自己取名拾玉。

&esp;&esp;商悯翻开书本第一页,唇角微微勾起,心中默念:“她即我……我即她。”

&esp;&esp;她缓缓呼出一口气,只觉得心念通达,再无疑虑。

&esp;&esp;第17章

&esp;&esp;商悯听元慈姐姐讲课时,只觉得梦回小学。

&esp;&esp;只是这里没有拼音,每一个字的发音和意义都要元慈亲口说了她才能记住,如果这个世界的字形结构再简化一些,字典编纂再成熟一些,她肯定能认得更快。

&esp;&esp;武国流传的字典名为《解文》,乃小学宫的众多学士集体编纂,上面记了两千多个常用字,这书分好几册,摞在一起足足有一尺厚。

&esp;&esp;就是《解文》检索起来不如前世的字典方便,它不是按照偏旁部首和读音检索,而是按照文字起源的类别检索的。

&esp;&esp;比如《解文》第一部介绍动物类的字,比如鹿、豚、象、犬;第二部介绍植物类,例如竹、草、花;第三部介绍生活常见器物,如碗、罐、刀剑……

&esp;&esp;在介绍这些字的同时,还会附上这些字的古今异义和常用词组。

&esp;&esp;总体来说,这字典写得相比于前世十分原始,可对比今世的古代社会又有点超前。

&esp;&esp;写得原始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在文字没有简化、拼音也没有发明的时代,有一本统一的字典已经很不容易了。

&esp;&esp;读书识字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门槛,这《解文》根本不是给学龄儿童识字用的工具书,而是让已经有些基础的人增长知识用的。

&esp;&esp;一上午过去,商悯已经会认五百个常用字了。

&esp;&esp;大多数的字她只需要过一遍就能会读,但是距离会写还有点距离。这种类似于小篆的文字字形结构过于复杂,很多字写的时候不像是写字,反而像是在画简笔画。

&esp;&esp;这就好比许久没有手写汉字的人看到大多数字都会读,但真到写的时候却会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

&esp;&esp;商悯小学毕业后就再也没碰过毛笔了,她提着毛笔在黄色的宣纸上费力地描摹字形,写得手都酸了。

&esp;&esp;等一整张字临摹完,她气闷地扔下毛笔道:“这字形应当简化,不仅不便书写,连认字都如此困难,实乃累赘。”

&esp;&esp;元慈讶异道:“悯儿也如此认为?”

&esp;&esp;“也有其他人认为字该简化吗?我要将此人引为知己!”商悯大喜道。

&esp;&esp;元慈噗嗤笑了,“右相大人便是这么倡议的,可惜遭到各地学宫的反对。”

&esp;&esp;“是姑姑?此举明明大有裨益,人人都能识字,人人通古博今,武国何愁不兴?”商悯费解道。

&esp;&esp;“我们如今用的这字,是从百圣临朝的年代流传到今日的,被称为篆文,虽复杂原始,但据说有沟通天地之能。可惜百圣的时代已然逝去,世上早没有圣人了,什么沟通天地之能?多半是编出来的。”

&esp;&esp;元慈有自己的见解,不急不缓地对商悯道:“悯儿你可知道,当今凡是王公大臣之后,基本都对外称自己的祖先是某个圣人,就算祖先不是圣人,硬扯也要扯上点关系,如此得位才正。既然这字是圣人流传下来的,圣人之后当然要好好用着。上面的守旧不革新,下面的又忙着耕田种地,不通文法,字如何能变呢?”

&esp;&esp;商悯经姐姐这么一点拨就想到,文字不革怕不止是守旧的缘故,这文字也是上层阻断下层往上爬的手段。

&esp;&esp;但她很快又想,朝鹿的小学宫是有平民之后的,武国的阶层晋升之路似乎没有被堵死?

&esp;&esp;商悯这么想便这么问,元慈当即细细答道:“这政令是右相大人十年前担任‘司典’一职时颁布的,武国各地书院不少,书院之中富家子弟居多,只因学生需得到七品官员以上的举荐信才能进,赵大人免了各地小书院的举荐做法,让普通出身的孩子进书院进得容易了些。”

&esp;&esp;但也仅仅是进得容易了些。

&esp;&esp;“司典”一职,顾名思义是掌管各种书籍,相当于图书管理员和教育部部长的结合体,属于正三品官。

&esp;&esp;元慈还跟她讲共有九司,分别是司典、司马、司农、司律、司吏、司礼、司户、司工、司灵。各个官员各有其职,商悯大抵理解每个官员负责大致是什么工作……就是这司灵,到底是主管什么?光从名字也看不出来,元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