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兵也正安排千禧药业加班加点的备货,国内的肿瘤患者可不在小数目,等谢芸将那篇写肿瘤的文章发表在《华夏中医药》上时,完全可以预料到紫府散淤胶囊会有多么火爆。
千禧药业提前做准备,就是希望能在患者需要用到紫府散淤胶囊时,他能充足地提供出去,而不是让患者明知道有这种药却买不到。
潘兵凭一己之力将国内能买到的那些用来生产紫府散淤胶囊的药材都买走了九成,余下的一成分散在一些药店和诊所里,如果不是回收起来实在不方便,他连最后的一成都不想错过。
仔细分析王萍那亲属的体检报告花费了谢芸两个多月的时间,赶在农历二月快结束的时候,谢芸总算将这篇文章给周自渡校长寄了过去。
为了让这篇文章更有说服力,谢芸还找刘梅借了重机厂附属医院的复印机,把病人的体检报告都复印了两份,一份剪裁出关键信息来,附在了文章里面,一份完整的体检报告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好,附在了文章的后面。
她的这篇文章寄到京师中医药大学的时候,就好像是往平静的池子
里丢了一颗深水炸-弹,别说是池子里波涛汹涌了,就连池子都差点给炸翻了。
周自渡校长的电话直接打了过来,问谢芸说,“谢医生,你在文章里提到的紫府散淤胶囊,现在量产了吗?”
“量产了,直接联系千禧药业就能订到货,我那篇文章的最后面有写千禧药业的联系方式。”
周自渡校长立马就给千禧药业打了电话过去,定了一批的紫府散淤胶囊。
这篇论文得发出去,毕竟详实的证据已经摆在这儿了,真正让周自渡校长激动的不是这个,而是谢芸给出了这种能够治愈早期癌症患者的药。
单单是京师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每天都会诊断出不下三十个癌症患者。
在‘患癌’等于‘等死’的当下,紫府散淤胶囊的出现简直就是许多病人的救命稻草,这让周自渡校长怎么能不激动?
他听潘兵说药物是开车送的,需要一周左右的配送时间,直接加钱让潘兵当天就派货运车队送出来,争取第三天就能送到。
把这一切都安排好后,周自渡校长才开始认真品读谢芸投稿来的这。
第一篇讲不孕不育,诊断逻辑和用药思路讲得很清楚,周自渡看完之后就在心里将谢芸奉为了高手。
第二篇是在讲三焦通畅对人体的影响,把人体各部分的互相影响剖析得相当清楚,周自渡看完后对谢芸的评价又上升了一个台阶——大师。
现在看谢芸的,讲治疗癌症的,内容一气呵成,逻辑毫无半点阻滞之处,让人看着如同醍醐灌顶,诸多疑云和疑窦都像是洋葱一样被层层剥开……周自渡再度拔高了他对谢芸的评价——宗师。
能将中医理解得这般透彻,用起中药来如臂所指一般的人,当得起这个称号。
作者有话说:
还是一更,三次元太忙了,大家见谅tat
公约
◎向来都是赢者通吃,输者血本无归。◎
谢芸之前和蜀光制药厂、关中制药厂联合生产了很多的中成药, 每种的销量都不错,在患者圈的口碑也十分不错,但也仅限于在患者圈中了。
紫府散淤胶囊的横空出世, 仿佛一-夜之间就发展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
潘兵在听说紫府散淤胶囊的功效后, 就已经预料到这药会供不应求,并且提早准备了很多的库存。
可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千禧药业的库存就被各地的医院给瓜分完了,连川省内一些反应较慢的医院和药店都没进到货。
潘兵把厂子里的采购都派出去,到各地去采买生产紫府散淤胶囊的药材。
实在采买不到就同种植这些药材的农民、村镇签订保供合同,只要种出来的药材品质能够得到保证,那种多少收多少, 价格还会在现有的价格基础上增加百分之二十。
药农听说药材的价格要涨,几乎所有人都扩大了药材的种植规模, 许多原先不种药材而是种粮食庄稼的人也开始改种药材……百姓逐利, 理所应当。
种粮食庄稼的人少了,市面上的粮食自然得跟着减少,如果不是国-家粮库里的存粮不少, 及时放出一部分存粮来稳定粮价,这一年秋天的粮价能涨到天上去。
粮食涨了价, 种粮食的人也跟着受了益, 一来一回间, 老百姓的收入都跟着提升了一截。
——————
社会的发展就好像被按下了加速键。
谢芸感觉家里买的彩电还有八成新呢, 沪上市那边突然就宣布量产液晶显示的电视了, 看着色彩更鲜艳,也更像是真实的场景。
周胜因为之前服过兵役的原因, 他一直都关注军备的新闻, 尤其是去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宣布的航-空-母-舰技术全部论证完成的事儿, 直接把周胜给勾得心痒痒,他天天盯着新闻联播看。
前两天的新闻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