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0节(2 / 3)

2、惊蕈术:使用时必须选择外界环境条件,主要是气温在15c左右,菇木和林地干湿适宜,菇木菌丝发育良好这三个条件。缺少香菇生长的任何外界条件,欲通过惊蕈而出菇是不可能的。另外,其实后世的菇民都是用软木、草鞋等比较‘温柔’的工具惊蕈的。一般以双手持工具同时向菇木拍击,要求既有所震动,又不伤树皮。

3、宋嘉定元年,在龙泉人何澹所著的《龙泉县志》中,记叙了香菇砍花法栽培的185个字。800年前,留下这185个字可谓无价之宝。它叙述了香菇栽培从择时、选场、选树、砍花、采菇到烘干的整个栽培与加工过程。

“小心!”吴鸣急忙伸手拽住顾念。

赵家村的土路紧挨着河滩,只是比河滩高出了半截,路边茂密的春草和河里的芦苇混在一处,模糊了土路的边界,顾念被吴鸣拽了下,回过神,才发现自己差点一脚踩空掉到河里。

“想得太入神了。”顾念局促地弯了弯唇角,解释了句。

“你们这些人也真是的,多大了还不能好好走路?有事就不能等回去了,坐下来再安安稳稳的慢慢想?”吴鸣‘嫌弃‘的把他推到里边,自己换过去走在外侧靠河沿的位置上。

顾念怔了怔,一时没有想明白,吴鸣这句话里的‘你’应该是指自己,但那个‘们’连带着骂的是谁?除了自己,还有谁不好好走路总是在想事情?

“才说了一句,怎么又走神?”吴鸣无语的曲肘撞了撞他的胳膊。

顾念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就下意识地又去想了。”

吴鸣:……

得,没救了。

两人买了灯油拎回去,赵阿婆果然死活不肯用。

半含着柳皮哨的吴鸣不禁瞥了顾念一眼,你看,我就说吧?

顾念轻叹口气,从腰间的笔袋里摸出纸笔,趴在旁边的木桩上飞快地勾勒起来。吴鸣见他四肢蜷缩的窝在木桩边画,觉得实在难受,就进屋将他们屋内的那张杂木桌拎了出来。

将纸笔转移到桌子上,把木桩改作凳子,顾念立刻舒服了许多。

“这是什么?”吴鸣好奇地凑过去看了眼,发现纸上画着几样形状各不相同的东西,有的上面半圆,下面细长如柱,有的像没把的执壶,有的则看起来干脆就是块瓦片。

“灯。”顾念用炭笔在旁边写了个大大的字。

“灯?”吴鸣看着那些东西愣住了,“谁家的油灯长这样啊?”

“是灯,但不是油灯。”顾念朝吴鸣挑了挑眉。

这东西,是他从‘水瓶灯’里找到的灵感。

以前他曾经陪着妈妈参加过许多慈善募捐晚宴,也看过不少募捐活动的总结报告。其中有份针对改善贫困地区生活环境的报告里就提到过一种简易的‘水瓶灯’。

材料和制作方法都极其常见和简单,一个矿泉水瓶,装满水,加点漂白剂防止生水藻,拧上瓶盖,‘水瓶灯’就做好了。

然后将这种‘灯’安置在房顶上,上半截露在房顶上方,下半截露在屋内,就能取代电灯,在白天照亮那些贫困地区的房间。

原理也特别简单,利用透明的瓶身和里面的水将直射的阳光变成散射,成为照亮房间的光源。根据基金会当初给出的测算对比数据,一个容量一升的水瓶灯可以提供的亮度,大致相当于55瓦左右的电灯。

利用类似原理的,还有那些在屋顶安装玻璃球,给地下室送太阳光的装置。

矿泉水瓶在这个时代暂时就不用想了,玻璃瓶倒是还可以考虑,按照他们现在能做出来的琉璃的通透程度,效果应该只会比矿泉水瓶更好。

另外,顾念也想到了将两者合二为一的方式,直接做个类似水瓶状的玻璃柱,上端模仿水瓶的半球状弧面,应该也能达到近似的效果。

至于原本是瓦片屋顶的,则可以直接考虑将其中几片瓦片换成全透明的玻璃瓦。类似的东西在古代的许多豪富宅邸其实本来就有,一般叫做明瓦,通常是用半透明的贝壳做的,有些放置在屋顶,有些则嵌在窗户上代替窗纸,总之殊途同归,就是用来提高采光效果的。

顾念边给纸上各种形状的灯做标注,边简略的给吴鸣解释了下。

“真的能亮吗?”吴鸣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当然能,你忘了火燧炮了?”

“那岂不是容易把房子烧了?”想到火燧炮的威力,吴鸣立刻露出惊骇的表情。

“不会的,弧度设计上注意些应该就可以避免。”顾念把标注好的纸卷了卷,从袋子里摸出条细绳系好,递给吴鸣,“放到那堆给阿青的‘礼物’里吧。”

至于哪种照明的效果最好,制作安装起来成本最低,最方便,同样得等墨青这位专业级大师测试评估之后再给出答案了。

想到那些层层堆在箱子里的图纸,吴鸣不禁啧了声,“我要是他,肯定想揍你。”

这些日子里,顾念在赵家村但凡想到什么可以改善的农具或者物件,都会画张图记下来,从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