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技术动作势必都会有身体角度与方向乃至动作上的变化。
如果你已经深刻地读懂了每一个对手的肢体语言,那么你就能够较为准确地对前方选手的动作做出预判,然后根据你的预判结果,对自己的滑行战术进行调整。
这件事说起来困难,但是实际上能够这样做的选手还不少——大家都是运动员嘛,哪怕我对你不够了解,但是只要我肯动脑子,那么预判个五成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只是预判是一回事,预判之后你自己的行动能力又是另外一回事。
比如当你预判出你的对手出现动作失误,接下来马上内道上会有一个足够供你超越的空隙出现了——这就是所谓的在冰面上出现的超越时机。
但与此同时,你预判出了这个时机,可你能及时抓住这个机会吗?
短道速滑的赛程上,一切的变化说起来慢,但实际上在比赛进行的过程中,每一个机会都是转瞬即逝的,一旦你没能抓住这个机会,那么下一秒你的对手或许就已经重新弥补了这个失误,让你无计可施。
就比如上午的预赛中,实际上埃利泽勒佩奇在苏凉最后一圈加速滑行开始之前,他还是处于第一位上的,完全有机会晋级到半决赛,可是他在被苏凉压制了大半赛程之后,自己的滑行速度已经下降,而在苏凉突如其来的加速中,埃利泽勒佩奇没能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同样加速冲刺,这就被比他要快了一拍的崔尚勇抓住了时机,全力加速赢了在苏凉之后的第一个晋级半决赛的名额。
要说崔尚勇当时的单圈速度就比加速后的埃利泽勒佩奇快吗?
其实未必。
他比埃利泽勒佩奇唯一快的就是对苏凉速度的判断和对时机出现那一秒的判断,他在察觉到机会出现后,第一时间毫不犹豫地就开冲了,这才让慢了一大拍的埃利泽勒佩奇在反应过来之后,哪怕是全力提速也只能望着他的背影兴叹了。
而如果说崔尚勇对于时机和机会的把握已经堪称精准的话,那么在李在亨看来,他身后的这个苏凉对于时机的预判简直就已经达到了魔鬼的程度。
同时,不仅是对时机和对对手的观察能力达到了魔鬼的程度,他对于自身的身体控制能力更是已经登峰造极。
要知道观察是观察,当你观察捕捉到时机,同时又具备足够的执行想法的胆魄时,你同时还必须具备对自己身体足够的控制能力。
否则你倒是够眼明心亮了,可身体跟不上脑子和胆量,那又有什么用呢?
就像是李在亨曾经的那些对手们——有谁不知道他一刀变道的能力吗?
不,所有人都知道!
可是他的那些对手们哪怕知道他的能力,可有办法阻止他吗?哪怕他就是刻意把后面的对手带得路线偏倚,那些对手也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但他身后的这个华国队的家伙不同。
这个华国队的天才,确实已经天才到了闪耀的地步——又或者说,天才到了仿佛魔鬼一样强大。
不论他在刚刚的滑行过程中怎样调整自己的节奏,那个家伙都始终以与他如出一辙的速度犹如影子一样跟在他的身后。
果然是魔鬼吧。
在比赛进行到第九圈时,李在亨仍旧无法将身后的苏凉甩开半点,而更加可怕的是,在他准备放弃对后方苏凉的控制与试探,同时开始观察前方选手的空隙时,还没等他理清并抓住向前超越的时机,却在下一个弯道的入弯位置,他眼角的一道余光闪过——那个始终跟在他后方的家伙,在前方的对手们都处于相对大角度的入弯位置时,一个闪身已经切到了内道以紧贴着内道的姿态,轻松超越了他的对手们。
现场沸腾的欢呼声几乎在同一时刻冲天而起!
“啊啊啊啊!卧槽!苏凉牛逼!!!!”
当苏凉用李在亨的成名绝技一刀变道闪身到内道上并且顺利超越前方的3名对手来到第位时,现场掀起的欢呼声浪之高,几乎已经要掀翻了整个冰雪场馆的顶棚!
而接下来,似乎才是见证这场比赛奇迹的时刻!
在上一场的世界杯加拿大分站赛的决赛中,冰迷们就早已经知道苏凉同样具备与李在亨相同的一刀变道的能力。
可这会儿在华国的比赛现场,黄维在亲眼看到苏凉的那个一刀变道之后,还是没忍住地惊呼出声:“艹!”
刚刚苏凉的那个路线到底是怎么选择的,他到底是全身上下长了多少双眼睛?又或者整个比赛现场都充满了能够为他所用的监控?
毕竟刚刚的那个入弯阶段,在苏凉前面的选手并不是全都在大角度上,在李在亨前一位的德国选手所占据的位置相对靠近内道,因此就连直接在他身后的李在亨都没有选择在这个时机上尝试变道。
但是苏凉他偏偏就是敢了,并且真的这么干还成功了!
现场沸腾的欢呼声和惊喜的尖叫声还在继续,但是如黄维这样的冰迷脑子里想的则都是同样的一个问题——刚刚那个路线,他到底是怎么观察到机会,怎么敢这样选择
耽美小说